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

广告翻译中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   摘要:本文对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与实例对广告翻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广告 文化差异 广告翻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品牌的推广过程中,广告也跨出国门,同时也跨进了不同的文化领域。广告如何在异域得到准确的宣传。并最大化地拥有通达率,得依靠入乡随俗的翻译。本文对广告翻译中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给出一些广告翻译的建议。      一、广告翻译中的中西方差异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广告翻译也只有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才能用准确而又适宜的词语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心理,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1.思维模式的差异   思维制约着语言,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产生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学者认为,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式的,表达简洁明了,而东方人的思维则属于螺旋式,说话委婉含蓄。英语广告语言受其思维模式影响,往往言简意赅。正如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词“Good to the last drop”,当这句简练的广告词飘至中国时,其最佳翻译并非逐字照翻的“好到最后一滴”。这样直白的广告语太硬,缺乏意境,无法植根中国人的脑海。含蓄的中式表达方法对其进行修饰,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如此的广告语同咖啡的余香、无穷的回味融合到了一起,让大家在品味广告词的同时,勾起了品一品这款咖啡的欲望。   2.价值取向的差异   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消费者对广告的接受与否。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价值取向的差异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群体,强调群体观念,求大同,而西方则崇尚个人主义,个性的张扬,重差异。因此,在中国的广告用语中推崇的是“用了都说好”“男女老少皆宜”“哪家人多就进哪家”等从众性语句??英语广告中却是常用“you(你)”以针对个人的口吻对消费者进行说服,使其感到被尊重,进而产生消费的欲望。例如天津出租汽车公司的广告语“接天下客,送万里情”被译为了“Ready to meet you fromall over the world”。如此泽法在西方国家能大大缩短消费者与广告商之间的距离。若将“客”字直译为“guests”则显得生分,有距离感。   如此看来,有了对价值取向差异的了解才能翻译出诱发消费渴望的广告。   3.文化背景的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造成中西方对事物描述方法的差异。这在广告翻译中有着较大影响。例如“zephyr”的翻译。这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是“西风”。基于特定的地理文化背景,英国的“西风”是带来温暖的风,其意是美好的。但在中国,困于类似“穷得喝西北风”的说法,“西风”已毫无温暖之意,而变成了寒风。由此“zephyr”商标来到中国后被改译为“和风”。   4.民俗差异   语言包含了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成员之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不同的民俗在语言表达中能得以体现。因此,在广告翻译时民俗也应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狗在西方被看作人类的朋友,像子女一样的家庭成员。到了中国,狗却没有这样的地位。自然就出现了英语中的“luckydog(幸运儿)”和汉语中的“狐朋狗友”这样的褒贬差异。再例如喜鹊在中国象征着吉祥,谚语有云“喜鹊叫,喜事到”。就凭其名中有个“喜”字便可见一斑。英语中的magpie(喜鹊)”常用来比喻“喋喋不休”“令人讨厌”的人。如果真有“喜鹊”这一品牌被直译到西方国家,估计其市场前景堪忧。   5.审美观差异   各地域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影响,审美情趣也有所不同。广告翻译要尊重当地大众文化、审美水平和视角。例如,曾经上海的“白翎”钢笔由于被译为“White Feather”,在英国无人问津,因为“白色的羽毛”在英语中象征的是胆小鬼。      三、关于广告翻译的建议      前面分析了一些广告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了解了地域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下面就如何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对广告给予准确而合理的翻译,提出笔者的一些建议。   1.了解商品的受众特点   广告翻译中了解商品的自身特点重要,了解其受众特点更为重要。进行广告翻译时,原文一般都能将商品最主要、最重要的特点进行描述,但由于文化差异,原文对商品特征描述的方式方法未必能迎合目标语所在地的受众。因此,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考虑当地受众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观,作出恰到好处的翻译,是广告翻译的关键。例如众所周知的可口可乐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