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 大肠息肉 中医:息肉痔 一 概述 概念(重点)只是外观,不说明病理 病位:直、乙状多发 常见症状: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 分类:单发、多发、息肉病 分类:按数目分 1、单发性,占50%。 2、多发性,占50%,可为同时发生,亦可为先后出现。 3、息肉病,指同时出现100枚以上的息肉。与遗传有关,100%恶变。 单发 多发 息肉病 二 病因病理 中医病机关键:湿热下迫,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 西医病因:4 病理:3大型,7小型 (1)新生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 管状绒毛状腺瘤 (2)非新生息肉:错构瘤性腺瘤、炎性 息肉、增生性息肉 (3)息肉病 新生息肉 非新生息肉 错构瘤性腺瘤: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是一 种或几种组织过度生长的肿瘤。无恶变倾向,在粘膜下生长,不突破肌层 炎性息肉:炎性肉芽增生 增生性息肉:腺体过度成熟,脱落障碍(生长脱落)。光镜下见:腺体增大,形态规则,有丰富的粘液分泌 息肉病 遗传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是原发病,但不是先天性疾病,恶变可能性很大 三 临床表现(重点) 症状:多见于息肉直径>1cm者。 便血:粪便表面染鲜血或粘液 息肉脱出:见于低位带蒂息肉。(与内痔脱出相鉴别) 息肉病:可见腹泻、粘液血便、消瘦、贫血等。 息肉综合症(了解) 四 诊断与鉴别 直肠指检:可扪及圆形柔软肿肠,活动度大。 结肠镜检查。 X线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取活体组织行病理检查。 大便潜血试验:多用于普查或治疗后随访。 鉴别:直肠结肠癌(临床通常取活检加以鉴别,重点) 镜检 X线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管状腺瘤 绒毛状腺瘤 炎性息肉 家族性息肉病 五 与息肉(腺瘤)恶变相关的危险因素 1、息肉所含绒毛成分 2、腺瘤细胞异型增生的程度 3、息肉的体积 4、息肉的数目 5、腺瘤基底的宽窄 1、恶变率与息肉所含绒毛成分成正比 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腺瘤):20~30%。 管状腺瘤:5%。 2、与腺瘤细胞异型(不典型)增生的程度有关 异型(不典型)增生主要表现为细胞过度增生和成熟障碍。 按程度可分轻(Ⅰ级)、中(Ⅱ级)、重(Ⅲ级)三度。 恶变率:重度>中度>轻度。 3、恶变率与息肉的体积成正比 腺瘤越大恶变率越高。 <1cm腺瘤:1.5% 1~2cm腺瘤:10% >2cm腺瘤:30~50% 4、恶变率与腺瘤的数目成正比 数目越多恶变率越高 息肉病(100%) >多发性息肉(14%) >单个息肉 (7%) 5、恶变与腺瘤基底的形状有关 广基>宽蒂>细长蒂 恶变与腺瘤基底的形状有关 六 治疗(早发现早治疗) 6.1 中医辨证(五型)治疗(多从湿热气滞血瘀痰凝论治) 保守治疗 6.2 西医治疗:(难点) 5.2.1低位单发息肉(镜下摘除) 电圈套息肉摘除 丝线结扎(同内痔结扎) 如电切不成功或息肉太大,不便电切者,应选择手术治疗。 电凝切除 电圈套息肉摘除 扁平息肉的摘除 肠镜下电圈套息肉摘除(1) 肠镜下电圈套息肉摘除(2) 6.2.2 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有经肛门、经骶尾部、经腹和腹腔镜辅助切除四种。 家族性息肉病:将可能发生癌变的大肠全部切除,多做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或全结肠直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 6.2.2.1经肛门切除术 1.带蒂息肉(1) 6.2.2.1经肛门切除术 1.带蒂息肉(2) 6.2.2.1经肛门切除术 2.广基息肉(1) 2.广基息肉(1) 术中镜下息肉情况: 2.广基息肉(1) 止血钳沿息肉基底部(包括正常粘膜约1cm范围)钳夹 2.广基息肉(1) 10号丝线基底部缝扎,双重结扎: 2.广基息肉(1) 结扎线周围可注射消痔灵液 切除标本: 6.2.2.1经肛门切除术 2.广基息肉(2) 6.2.2.2经骶尾部 6.2.2.2经骶尾部 6.2.2.2经骶尾部 6.2.2.3经腹手术 切开腹部皮肤、腹肌、腹膜暴露直肠、结肠 6.2.2.3经腹手术 6.2.2.3经腹手术 从里到外逐层缝合 7 总结 掌握:大肠息肉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 了解:大肠息肉的诊断和治疗 * * 菜花状、毛毯状 (半)球形、乳突状,表面有深沟、分叶,多有蒂 球状、粒状、多有蒂 形状 20%~35% 2cm以上 直肠多发 15% 绒毛状腺瘤 两者之间 2cm以上 直肠,左半乙状 5% 管状绒毛状腺瘤(乳头状腺瘤,为混合腺瘤) 1.5% 2cm以下 直肠,乙状次之 80% 管状腺瘤 癌变率 直径 好发部位 占腺瘤的比例 肠镜与电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