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C基础知识_金通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C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色谱原理和基本构成 色谱法的定义和分类 色谱是通过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分配比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根据流动相的状态,色谱法分类 色谱法的特点 分离效率高 分析速度快    检测灵敏度高 样品用量少 选择性好 多组分同时分析 易于自动化 气相色谱基本构成 气相色谱构成示意图 气相色谱基本流路图 气相色谱基本控制参数 温度 压力(流量) 温度、压力(流量)的时间程序 载气纯度的重要性 载气不纯带来的问题: 载气中氧的存在导致固定相氧化,损坏色谱柱,改变样品的保留值。 载气中水的存在导致部分固定相或硅烷化担体发生水解,甚至损坏柱子。 气体中有机化合物或其它杂质的存在产生基线噪音和托尾现象。 气体中夹带的粒装杂质可能是气路控制系统失灵。 第二部分 载气部分 保证载气纯度的措施 保证载气纯度在99.999%以上。 加装载气净化装置。 10%的钢瓶气保有量。 压力单位换算 100kPa=1bar 1kPa=1.02×10-2kgf/cm2 1kgf/cm2=98.1kPa 1kPa=1.45×10-1psi 1pasi=6.89kPa 第三部分 进样口部分 气相色谱进样方式 热进样 分流/无分流进样 直接进样(全量注入) 宽口毛细柱和填充柱 冷进样 PTV进样 冷柱头进样 进样口的结构 填充柱进样口 进样口结构 冷柱头进样口(OCI) 分流/无分流进样口 分流比=柱流量/(分流流量+柱流量) 分流流量柱流量时 分流比=柱流量/分流流量 分流比的设定要依据样品浓度 (浓度越高分流比越大) 分流比的设定要依据毛细柱容量 (柱容量越低,分流比越大) 常用的分流比范围为1:20—1:200, 根据具体情况可用范围很宽,比如:0.1mm毛细柱快速分析可用1:500以上的分流比 歧视效应和热分解 热进样 (SPL, WBI) 存在歧视现象和样品热分解 冷进样 (OCI, PTV) 进样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定量精度高 歧视效应和热解效应的影响小 歧视效应的产生 进样量和歧视效应的关系 进样体积越小,歧视现象越严重。 减少歧视效应的方法-样品注入方面 快速进样法 溶剂冲洗法 热针法 溶剂冲洗法 减少歧视效应的方法-冷进样 概念 样品是在冷状态--低于样品沸点的温度下进样 (依据溶剂) 气化室快速升温使样品气化 PTV进样方式 分流进样(高浓度样) 无分流进样 (低浓度样) 大体积进样—LVI (痕量分析) OCI柱头进样 只适用于0.53内径的柱子 没有分流流路,不能分析高浓度样品(污染柱子),进样量一般小于2ul 进样体积推荐限值 无分流进样 (SPL,PTV) 2uL 高压进样 (SPL,PTV) 5uL 直接进样(全量进样) 3uL 用宽口径毛细柱 冷柱头进样(OCI) 2uL LVI-PTV 进样 空衬管 10uL 衬管 + 石英棉 50uL 衬管 + 填料 1000uL 隔垫吹扫的作用 吹扫掉进样垫高温脱落的组分,一般为橡胶中的增塑剂或低聚物,减少鬼峰 吹扫溢出衬管的溶剂气体,减少溶剂拖尾 常用流量范围:3~5mL/min 第四部分 色谱柱 色谱柱类型 填充柱 气相色谱的固定相 固体: 活性炭、活性铝、硅胶、分子筛等,用于无机气体及低碳烃的分析 应用比例约占10% 液体: 硅酮、聚乙二醇、聚脂等,用于液体样品及高沸点化合物分析。 应用比例占90%以上 毛细柱选择-固定相 相似相溶原理,选用非极性的固定相分析非极性化合物 如果化合物可以用不同极性的固定相分析,选用极性最小的固定相。 非极性固定相的使用寿命长于极性固定相。 最通用的固定相是OV-1和SE-54。 对于偶极或氢键化合物,选用含腈基或聚乙二醇的固定相。 轻烃或永久气体,选用PLOT柱。 应用范围最广的五种固定相,Rtx-1、Rtx-5、Rtx-50、Rtx-1701和Rtx-wax可以满足90%以上的分析需求。 毛细柱选择-内径 0.25mm口径柱具有较高的柱效, 用于标准的GC/MS应用和分流/无分流分析。 0.32mm口径柱中等柱效,多用于无分流进样。 0.53mm口径柱,可以替代填充柱,适合于痕量分析。 内径对毛细柱分离的影响 毛细柱选择-膜厚 标准膜厚(0.25~0.5μm):最广泛的应用,对于流出达到300℃的大多数样品分析效果良好。 薄液膜(0.1~0.2μm):适合石化分析,甘油三酯等高沸点的物质。 厚液膜(1~5μm):适合于流出温度在100~200℃之间的低沸点化合物。 膜厚对毛细柱分离的影响 毛细柱选择-柱长 标准柱(25~30m):标准柱长,满足大部

文档评论(0)

好文精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