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传统经典中“尚贤”思想
感悟传统经典中“尚贤”思想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认为,尊崇贤才,是治国为政的根本。主张统治者要打破血统界限,在社会各个阶层中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西汉大儒刘向说:“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苏轼则说得更为深刻:“贤者,民之所以生也,而蔽之,是绝民也。”尚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思想精髓值得借鉴。
求贤
北宋苏辙说:“政无大小,以得人为重。”可见“得人”之重要。《三国演义》云:“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得贤”之不易。《战国策?燕策》记载:战国时,燕昭王欲强大燕国,以雪被邻国侵略之耻,想广招贤者,但不知从何入手。就去请教郭隗。郭隗说,国君与贤人的关系是想为帝者,将贤人当师长;想为王者,将贤人当朋友;想为霸主者,将贤人当臣子;想亡国者,将贤人当仆役。你真想使燕国强大,只要选一贤人,朝其门下,天下之士便都会来了。燕昭王同意这个说法,问先选谁呢?郭隗说,大王你既然想广聘贤人,为什么不从我开始呢?像我这样的尚且能得到你的礼遇,比我有才能的人就会不远千里而来了。燕昭王以为然,为郭隗筑了一座宫,拜他为师。果然,乐毅、剧辛、邹衍等纷纷从各国赶来。而燕国后来也大败齐军,攻进齐国首都。
其实,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不缺少贤能之人。这些贤能之人,如果能拥有合适的舞台,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怎样求得贤人?燕昭王广罗贤士,借的是物质条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凭的是远见卓识;刘备三访诸葛亮,靠的是一片诚心。因此,眼光、诚心和一定的物质基础是求得人才的必要条件。高高在上、人云亦云、求全责备永远也得不到所需的人才。要在用好用活现有人才的同时,积极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以重点企业、重大项目为牵引,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兼职、咨询、讲学、研发或技术承包、技术合作、技术入股。要倾注感情、不惜重金引进高层次人才,真正做到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适当的待遇留人。
荐贤
管子云:“闻贤而不举,殆。”意思是听闻有贤才而不举荐,对管理者而言是危险信号。《三国志》云:“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非其人,虽亲不授。”可见,荐贤是不分亲疏的。
《宋史?赵普传》上有这样一个故事: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功臣。一次,已做宰相的赵普发现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便写了一份奏章向宋太祖推荐。赵匡胤看了奏章决定不用。第二天上朝,赵普又上了一份同样的奏章,赵匡胤以为赵普故意和他作对,一气之下把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赵普双膝跪地,把碎片一一捡起,回到家重新粘贴好。次日上朝,他又上奏皇帝。赵匡胤看到被自己撕碎又被复原的奏章,深为赵普的刚毅所感动,同意录用这个人。此人做官后果然成绩斐然,赵匡胤非常满意。
荐贤确实不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荐贤者首先要有犀利的目光,能够在芸芸众生中洞悉那些身怀绝技者、学富五车者、德才兼备者;其次要坚持原则,决不利用特权网罗一些才能一般的亲戚朋友或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徒;第三要有责任心,荐还是不荐,荐此还是荐彼,不仅影响个人的一生,而且关系事业的成败。因此,荐贤者以审慎、认真、公正为要,高高在上,先入为主,偏听偏信、求全责备为荐贤之大忌。
伯乐不常有是千里马的悲哀,千里马的遁蔽是伯乐的过失。要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还必须创设人才流动的良好环境和唯才是举的人事制度。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真正让那些敢闯、敢试、敢担责任,不图虚名,踏实干事,实绩显著的干部有地位、得重用,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要通过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让有才之士展示才能,发现人才。对才能出众,特长突出的,要大胆举荐,用其所长,显其所能。
让贤
管子云:“见贤而不能让,不可与尊位。”可见,不能让贤的人是没有资格居“尊位”的。苏洵则提出“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只要是贤者,不分贵贱都应礼而让之。
《说苑?至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虞丘的令尹,奉公守法,很有才干。他办事认真,兢兢业业,主持楚国政务十几年,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觉得精力和学问都不够用了,便向楚庄王说:“我当了十几年令尹,没有多少建树,现在年老体衰,已经无法胜任了。我想推荐一个人接替我。”由于虞丘执意要辞职,楚庄王便接受了他的要求,同时任用他推荐的孙叔敖。此后,虞丘心甘情愿地在孙叔敖手下做些次要的事。孙叔敖当了令尹后,考求制度,整顿三军,严格法治,秉公执法,深得楚庄王赏识。
有人脱颖而出,表现出的非凡能力和才华,他比你更适合于你的位子,这时你怎么办?如果乐意让位给他,便是“让贤”。
让贤并不是胸无大志,更不是自甘雌伏,而是一种美德,一种宽广的胸襟,一种高尚的情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