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VIP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城四中2017—2018(下)期中考试卷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时间 90 分值 10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1.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 A.B.C.D.(  ) .(  )(  ).(  )(  ) 7. 有学者断言“没有美洲这片海外给养地没有在其上辛勤耕耘的非洲奴隶或许根本就不会有‘欧洲奇迹’和工业化革命。”其主要观点是    A.“工业化革命”开始于美洲殖民扩张推动“工业化革命” “欧洲奇迹”成就“工业化革命”“工业化革命”在全球扩展 世纪早期法国思想家傅立叶说“任何一个劳动者都由于个人利益而与群众处于斗争状态对群众不怀好意。医生希望自己的同胞患寒热病律师则希望每个家庭都发生诉讼……在文明制度的经济体系中每一个人都这样处在蓄意与群众斗争的状态中。”这种现象表明    A.社会转型中人们精神的扭曲经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混乱 工业革命加剧人们私利观念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限追求 “英国棉制品在英国本土直接与印度棉制品进行了竞争完全击败了其印度对手。英国人还把其产品输出到地中海。年到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在世界其余地区的销售量持续上升。其棉纺织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年的万磅剧增到年的不下亿磅”材料中英国棉制品数量急剧增长主要得益于    A.棉纺织领域机器发明的使用英国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权 交通运输革新拓宽产品销路英国纺织工厂工人数量增加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产物 年至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工业生产增长倍。同期英国增长倍法国增长倍。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英国为。这反映了    A.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 下表是“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巨大发展是因为    年代 世界贸易指数以年为 贸易总额单位亿法郎 1870年 45.5 1880年 68.8 1890年 94.2 1900年 118.2 A.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代议制在世界上确立了统治地位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跨国公司的发展    A.同文馆招生中的艰难困境 B.同文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C.民众相对落后的思想意识 D.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窘境 14.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 A.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B.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17.“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19.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