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2012年数据).doc

2012年度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2012年数据).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度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市场研究报告(2012年数据)

2012年PVC(聚氯乙烯)行业产销报告 目录 2 第一章 行业概述 4 第一节 行业定义 4 第二节 行业发展历程 4 第三节 行业分类及特点 9 一、PVC的分类 9 二、PVC的特点 10 三、PVC的物化性质 11 第四节 行业生产工艺 11 第五节 中国PVC的使用 14 一、PVC异型材 14 二、PVC管材 14 三、PVC膜 15 四、PVC硬材和板材 15 五、PVC一般软制品 15 六、PVC包装材料 15 七、PVC护墙板和地板 16 八、PVC日用消费品 16 第二章 世界PVC市场发展分析 17 第一节 世界PVC产能、产量分析 17 一、全球PVC产量 17 二、全球PVC产量趋势 17 三、全球PVC的新增扩产情况 18 第二节 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 20 第三章 中国PVC市场发展分析 22 第一节 中国PVC产能、产量分析 22 一、中国PVC产量 22 二、中国PVC产量趋势 22 三、中国PVC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23 第二节 世界PVC行业的消费情况 25 第三节 PVC进出口分析 27 一、中国PVC进出口总量分析 27 二、中国PVC进出口价格分析 28 三、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国别分析 29 四、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关别分析 31 五、中国聚氯乙烯进出口贸易性质分析 33 六、聚氯乙烯进出口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35 附图 图1 行业工艺流程图 13 图2 PVC制备工艺比例图 14 图3 2007-2012年世界PVC产量情况图,万吨 18 图4 2007-2012年世界PVC产量趋势,% 19 图5 2012年全球PVC区域能力分布 19 图6 2007-2012年世界PVC消费量 21 图7 2012年全球PVC消费分布图 22 图8 2007-2012年中国PVC产能,万吨 23 图9 2007-2012年中国PVC产量趋势,% 24 图10 2007-2012年中国PVC消费量,万吨 26 图11 2007-2012年中国PVC消费量趋势,% 26 附表 第一章 行业概述 第一节 行业定义 PVC概念: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它的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PVC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加入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工剂、色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具有不易燃性、高强度、耐气侯变化性以及优良的几何稳定性。 PVC对氧化剂、还原剂和强酸都有很强的抵抗力。然而它能够被浓氧化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所腐蚀并且也不适用与芳香烃、氯化烃接触的场合 第一、工业化萌芽阶段 1835年,法国化学家雷诺(V Regnault)首先发现了氯乙烯(VC),3年后他又观察到PVC树脂,1842年包曼(Baumann)通过研究确定它了的密度和基本结构式。雷诺在实验室采用碱皂法制取氯乙烯,即把1,2-二氯乙烷与芳性钾酒精溶液混合,静置4天,然后加热进行反应。之后人们的大量研究改进,都不适用工业化生产。最简单的工业生产方法则是1912年德国化学家克拉特(F KLatte)发明的,即从电石制乙炔,乙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与氯化氢加成反应,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这在PVC树脂工业发展史上意义重大。30年后由于乙炔生产的高能耗和高成本,而逐渐被淘汰。1940年以后,工业上开始以廉价的乙烯为原料,由乙烯直接氧化制二氯乙烷,在加以热裂解得到氯乙烯,其副产品氯化氢与与乙炔反应制取氯乙烯,这就是早期的联合法和混合法。 PVC树脂,则是1872年由包曼开始详细研究的。古老的聚合方法采用光聚合和热压聚合。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里,研究工作异常活跃。在改进热压聚合方法的基础上出现了引发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连续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和特种聚合等多种方法。其中乳液聚合方法生产比较容易控制,聚合速度较快,能得到颇为均一的长链聚合物。1931年首先在德国本公司实现小规模工业生产,德国大多数工厂均采用乳液聚合法。1933年美国碳化学公司采用溶液聚合法建立了小型工厂。 PVC树脂被发现的100年间,不过是艺术珍品而已。PVC树脂发展的真正转机是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和增塑PVC树脂的出现。1928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将氯乙烯与乙酸乙烯共聚使之具有内增塑性质而容易被加工。可以用做真漆和硬模塑制品。1932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B.F.gooDRIch)研究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