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语文情境教学初.doc
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语文情境教学初
语文情境教学初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情,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创设一定的场景或氛围或提供具体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创设课文情境的途径
1.语言、音乐渲染课文情境
教师如果运用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可以更加强化情境,激起学生的情绪从而产生情感的体验。语文学习的特点重在感悟,感悟文中的形象美,意蕴美。如果把文中的形象和意蕴用图象展示出来,反而会破坏那种美的感觉——只有语言才是把感悟外化的最好手段。学习马致远的《秋思》时,教师可用富有感情的语言这样描绘课文的情境:夕阳如血的黄昏里,晚风徐徐拂过脸庞,农户人家的炊烟袅袅升入空中,潺潺的溪水绕门而过,上面躺着一座弯弯的小桥。屋前的一棵老树上缠满了落光叶子的枯藤,顶端停着一只归巢的乌鸦,静静地凝视着远方。而在一条似乎没有尽头的古道上,一个游子骑着一头瘦马满怀惆怅地走着。随着教师深情的描绘,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情境中。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它用节奏和旋律启动人们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流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孔子闻《韶》竟然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地,可见音乐对人情感的影响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大都与音乐有关,便于歌咏,便于流传。如诗歌,它不仅具有新颖的意境美,还富有动听的音乐美,表现在它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和别致的诗行。唐诗中的格律诗要求押韵、对仗,要求平仄相间,宋词句式的长短参差,音律的和谐完美都是诗歌音乐性的完美表现。所以教学中应把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沟通起来,把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器官沟通起来。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田园生活悠闲和诗人的忘情脱俗、淡泊宁静,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学习时,可在朗读中配以幽雅、空灵的《空山鸟语》古筝曲,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烘托气氛,让学生在弥漫着钟馨之声的赏心悦耳的古曲中展开联想,理解诗歌的意境。
2.板书、图画再现课文情境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或场合中运动。这就决定了作者在写文章时总是依据头脑中的场面或境地来写人、状物、叙事、绘景、抒情表意。也就是说文中的文字是由作者心目中的画面转换而来。学习时,我们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把课文的情境还原(再现)成在作者头脑中的一幅幅画面。在图画面前,学生可以从线条、色彩、明暗等多方面迅速立体地感知画面的景象、事物,从而更清楚,更真切地获得美感,感受课文内容。在运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时,教师须注意加以指点,启发,最好能用富有感情地语言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教例]《独坐敬亭山》
师: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你们自己先读。
读完题目,再读诗,读着读着,是不是想到一个画面?(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你们说画面上有些什么?你们说,我来画。
生:(学生思考片刻)画面上有一座山,山上有个亭子。
生:画一群鸟,因为是众鸟。
生:应画小一点,因为“高飞尽”,飞得高,就小了。
生:也可以不画鸟,因为己经飞“尽”,飞得看不见了。
师:意思是对的,不过不画鸟,怎么能体现“众鸟高飞尽”的意境呢?
生:我想还是画好,画在靠边上一点,画得小一些,这样越飞越小,最后就看不见了,这才能叫“众鸟高飞尽”。
师:鸟飞得越来越高,飞得越来越远。
师:画多少云?
生:画一朵云,因为是“孤云”。
师:画一朵云,飘在天空,显得很自在。高飞的鸟,闲游的云,正表现了李白不受当时黑暗势力压制的心情。
在这个教例中,老师没有机械地分析诗歌的意境,而是把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落实在画画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使诗句所描绘的景物在其头脑中显现出来形成新的表象。然后根据头脑中的表象再引导他们画画,使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心情,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还可用粉笔勾勒课文内容的线索,边讲边勾,画面从无到有,渐渐丰盈起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入到课文情境中。
[教例]《药》
这个教例运用简单的线条把课文内容即以药为中心发生的一系列纷繁复杂的事件表现出来,特别是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随着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不断变化而不时交织在一起的情况在其中也有所体现,非常清晰。并且图中所突出的课文主题相当鲜明、醒目,给人以深刻印象。
3.联系生活展现课文情境
生活是文章的唯一源泉。任何一篇课文都是作者所在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生活的反映。要想了解作者选材、布局谋篇的意图,运用语言的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年陕西宝鸡地区苹果坐果率的调查及应对措施(范本).doc
- 数字电影中的奇观世界探析.doc
- 高校戏曲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推进建议[Word文档].doc
- 03班-2012302530084-罗格-计算机网络应用设计.doc
- 浅论高职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现状分析.doc
- 2018年春苏教版语文第四册教学设计.docx
- 中学语文教学法(知识点、选择填空).doc
- 小学yo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docx
- 元素周期律中的美学问题初探_论文.docx
- 毕业设计-基于.NET的火车联网售票系统的设计—论文.doc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2024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高三英才班下学期物理限时训练试题.docx
- 202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2024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2024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卷.docx
- 2025届潍坊市临朐县九山镇初级中学中考生物仿真试卷含解析.doc
-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四中学初三下学期四月调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 GBT 42706.1-2023 电子元器件 半导体器件长期贮存 第1部分:总则.doc
-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练习:期末达标检测卷.docx VIP
- AC-25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凝土试验段施工方案.doc
- 行业联盟与竞争格局演变-深度研究.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三二模物理试卷及答案.docx
-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清单)【教师版】.docx VIP
- 2025保安员理论考试100题(附答案) .pdf VIP
- 2022年三级教育测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