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八 - 音乐学科专业知识.docVIP

2015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八 - 音乐学科专业知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八 - 音乐学科专业知识

2015教招备考|西方音乐史之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八 - 音乐学科专业知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概述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期在俄罗斯、东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兴起的音乐风格,这种音乐流派是浪漫派音乐的延伸,在艺术上表现了强调个人感情的同时渗透着对本民族风格的特征。音乐家取材于民族传统、自然风光、人民生活等为题材写作歌剧与交响诗,运用民间歌曲舞曲的音调、节奏等来强调音乐的民族性。   其音乐特点为:音乐素材是本民族固有的,音乐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鲜明的国籍性和民族性。   代表人有俄国的:格林卡、强力、柴科夫斯基等;北欧的有: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东欧的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南欧有: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   二、俄罗斯   (一)格林卡   1.生平简述:   格林卡(M.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音乐的奠基人,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2.代表作品:   歌剧:《伊凡·苏萨宁》:民族英雄   3.《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简介: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主要描写了古代俄罗斯的基辅公主柳德米拉在与武士鲁斯兰举行婚礼时,美丽的柳德米拉被魔法师切尔诺莫尔劫走。为了营救柳德米拉,鲁斯兰历尽千辛万苦、重重危险,最后借助一把神剑,战胜了凶恶的魔法师,将公主柳德米拉救了回来。   (二)、“强力”   又称“巴拉基列夫小组”或“新俄罗斯乐派”是俄国音乐创作,1857年起在彼得堡逐渐形成,以发扬和促进俄罗斯音乐为宗旨,成员有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李姆斯基—科萨科夫、鲍罗丁、居伊。   1、鲍罗丁(1833—1887),是医学家,化学家,其次是作曲家,代表作品: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歌剧《伊戈尔王》。   2、居伊(1835—1918)毕业主要从事军事工程教学,是陆军军官主要作品有:歌剧《威廉·拉特克里夫》。   3、巴拉基列夫(1835—1918)是强力的领导人,自然科学家,代表作品交响诗《塔玛拉》。   4、穆索尔斯基(1839—1881)近卫军军官,后脱离军界献身于音乐。代表作有:交响诗《荒山之夜》,钢琴曲《图画展览会》、歌曲《跳蚤之歌》。   5、李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海军军官。代表作有歌剧《金鸡》,交响组曲《舍赫拉查达》      6.《舍赫拉查达》简介:   作于1888年,管弦乐曲。同年在彼得堡首演。这一组曲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作者在初版总谱上介绍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又译“舍赫拉查达”)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第二天,这个故事正讲到关键之处,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萨旦王的故事》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今日,这首风格诙谐的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奏的通俗名曲。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三)柴科夫斯基   1、生平简介:   柴科夫斯基(P-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作曲家。   2、代表作品:   (1)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第六“悲怆”交响曲》、《庄严序曲1812》、《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2)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歌剧《黑桃皇后》   (3)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4)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   (4)钢琴作品:钢琴小品曲集《四季》   3、艺术成就:   创作了形式完美、雅俗共赏的古典芭蕾舞经典作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使舞剧音乐交响化、戏剧化,为俄罗斯音乐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音乐既有动人的抒情性,又有强烈的戏剧性,如《第六悲怆交响乐》、《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并巧妙地将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与世界音乐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