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基层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XX县是1934年就建立革命政权的老区县,也是一个旱作农业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庆阳市东北部,东北与陕西省志丹、吴起、定边三县接壤,西与本市庆城、环县、合水为邻。共辖3镇12乡,111个行政村,646个村民小组。总农户24852户,农业人口人。境内丘陵起伏,梁峁相间,沟壑纵横,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土地面积3843平方公里,折合576.45万亩,其中耕地94.3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6.4%。在耕地面积中,山地71.5万亩,川地8.5万亩,塬地14.4万亩。近年来,针对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下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坚持顺应规律,尊重科学,调整结构,夯实基础,组织各级干部群众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1.1综合效益全面提升。通过围绕“全县草畜、东部玉米、南部蔬菜、北部洋芋和小杂粮”的特色产业布局和“东部生态农业、南部高效农业、西北部旱作农业”的区域经济开发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综合效益明显提升。2009年全县农业增加值为2.93亿元,较2008年增长18.2%;粮食总产量为10.6万吨,增长26.7%,人均产粮92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06元,增长13.3%;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分别为10100万元和6579万元,增长28%和19.6%。
1.1.2富民产业开发步伐加快。以建设陇上畜产强县、西部生态优县和以全国白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草畜主导产业,粮饲玉米、洋芋、白瓜籽、小杂粮和沙棘等五大特色富民产业开发,2009年末,多年生牧草累计留床面积为50万亩,肉绒山羊饲养量为36.3万只,肉牛饲养量为4.97万头,种植全膜玉米19.1万亩,洋芋11.5万亩,小杂粮20万亩,白瓜籽12万亩。建立沙棘原料基地4万亩,累计达到19万亩。
1.1.3循环农业经济建设稳步推进。紧抓陕甘宁革命老区创建、国家级生态能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的良好机遇,全力改善农村“水、电、气、路、房、田、林、草”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条件,改新建电力提灌站24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当年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6803座,改新建乡村道路135.8公里,全县油路通村率达到19%,新修标准化梯田3.04万亩,累计面积为40.9万亩,治理流域58.6平方公里,累计面积为863.09平方公里。
1.1.4区域经济开发启动实施。重点实施了东部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工程,即整修标准化梯田1万亩,营造优质生态林1万亩,种植双垄沟全膜优质玉米5万亩,种植优质牧草5000亩,新建“一池三改”标准化沼气池2000口,按市级标准要求建成山庄、大庄2个新农村示范村。目前,已带动项目区完成整修标准化梯田2.05万亩,营造优质生态林1.5万亩,种植全膜双垄优质玉米6.69万亩,种植优质牧草6200亩,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00座。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了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的新路子。南部高效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北部旱作农业示范区,重点开发洋芋、小杂粮特色富民产业。通过开发,全县区域优势明显增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1.1.5开发基础良好,保障措施能够落实。目前,项目区群众积极性高,已具备较为完整的水利设施和丰富的水资源,县财政状况良好,能够保证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具有一定的配套能力。尤其是经过近年的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自筹资金能够得到保证。
尽管我县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1.1.1水资源相对贫乏,利用率不高。华池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全县水资源量为10220万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800多m3,耕地亩均109.4 m3,是全国全省最缺水的地方之一。地下水年动储量4690万m3,静储量217万m3,自然降水年均510mm左右,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大部分以无效降水的形式流失,利用率很低。现有部分自流灌区、电力提灌站由于资金匮乏,未能得到及时维修,致使灌溉设施老化,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严重不足,是严重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瓶颈”。
1.1.1.2农田机耕道路不畅,路况差。目前,县内尤其是悦乐镇因农田机耕路为便道,由于水毁严重,大部分区段凹凸不平,路况差,晴通雨阻,行车不畅,给农业机械作业、农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多困难。
1.1.1.3农田防护林网未形成,作用未得到发挥。近年来,我县虽然通过围庄栽树,农民在房前屋后栽植了大量的林木,但不能对基本农田内农作物进行有效防护,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农田防护林网未形成,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减缓了农业的增效,农民增收的进程。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