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的联系.docVIP

浅谈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的联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的联系

浅谈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的联系 摘要关键词纳西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字。千多年前,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 东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舞蹈等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处,曾是宋元时期丽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有一个梯形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民居铺面沿街设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广场,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极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独特的纳西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纳西族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丽江古城旅游魅力知名度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纳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如洛克故居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等民间艺术的复活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撰写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纳西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是纳西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淳朴善良的原纳西居民则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护者和创造者。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有两个尴尬:一是旅游的开发使丽江的纳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来自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游客的宣传和表演,一开始就是异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迁和房产的转移,纳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继承一个真正的有着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丽江古城的机会,已经失去了接触原民俗文化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已经被剥离,再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传承面临中断。“移民”本土化为了保护弘扬丽江古城传统民族文化,防止现代商业气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丽江人在传扬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同时,也开始把范围扩大到非本土人外的“移民”群体,为了使古城经营户了解民族文化,主动传播民族文化,使丽江古城的灵魂——民族传统文化永远存活下去,古城管理局已经开始举办经营户综合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丽江古城内的经营户能讲简单的纳西族语言,了解纳西族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礼节等。办成“世遗学校”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