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兴中学九十七学年第二学期直升班历史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再興中學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直升班歷史科第一次月考試卷
範圍:翰林版第一冊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節 科目代碼:36
一、單一選擇題74分
1. ( )下列哪一遺址中首度發現有「人獸形玉器」? (A)芝山岩文化 (B)圓山文化 (C)大坌坑文化 (D)墾丁文化。
2. ( )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遭外力砍斷手腳的人體骨骸、眾多的小型房舍、破碎的陶器堆。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學者應如何判斷這個遺址可能的時代? (A)殘缺不全的人體骨骸,反映此期可能是戰爭趨於頻繁的新石器中晚期 (B)為數眾多的小房舍,反映此期可能屬於農業剛萌芽的新石器早期階段 (C)破碎的陶器說明此期屬於舊石器時期,人類剛開始知道如何製作陶器 (D)堆積如山的獸骨,說明此遺址的經濟型態是以狩獵為主的舊石器時期。
3. ( )「已有定居的小型聚落,主要是分布在臺灣西部海濱,尚未發展地區特色。其地區的絕對年代推測約在距今 7000 ~ 4700 年之間。可能應是由海外移民而來的新文化,而後來的牛罵頭及牛稠子文化便是在其基礎上繼續發展。」請問上述文化應是指何者? (A)大坌坑文化 (B)靜埔文化 (C)芝山岩文化 (D)卑南文化。
4. ( )有一考古遺址被認為是目前南島語族中最早的文化,位於當時的河口或靠近海岸的臺地上,住民從事狩獵和漁撈、採集,他們也是最早種植芋頭和薯類等根莖作物的人,有初期的農業型態。此文化應是指 (A)大坌坑文化 (B)牛罵頭文化 (C)長濱文化 (D)卑南文化。
5. ( )下列何者是營埔、大湖、卑南、麒麟文化的共同特徵? (A)製作粗繩紋陶 (B)開始出現定居小聚落 (C)文化呈現孤立發展 (D)社會階級分化,貧富差異出現。
6. ( )學者指出,至少在新石器晚期,臺灣的北部與東部已經有交通的往來,下列哪一發現可以證明此一論點?
(A)兩處都有銅錢與瓷器的發現 (B)兩處都出現風格相近的玉器 (C)兩處都有互相戰爭的遺蹟 (D)兩處的先民都精於航海。
7. ( )「臺東縣全球資訊網」有一段介紹長濱鄉的文字如下:「加走灣遺址位於忠勇村。五十幾年前,村內有為數十分可觀的單石、石輪等遺物,民國 45 年,經過考古學者石如璋、宋文薰兩人的多次調查發掘後,才真正確立了加走灣遺址為□文化先民所留,引起地方和考古界的重視。過去村民不知這些史前石器是國寶級的文物,多拿來當建材;現在,當地有心人士則極力維護和保留這些造型特殊的珍貴石器。許多國內外教授、學者組團紛紛前往參觀研究,讓加走灣遺址村的名號不脛而走。」請問上文敘述中的□應是指下列哪一文化遺址? (A)卑南 (B)蔦松 (C)靜埔 (D)麒麟。
8. ( )資料一:這個文化是比較進步的聚落,生產方式都以農耕為主。居住在水邊的○○文化人,十分懂得利用水資源。貝塚內主要是烏蜆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及川蜷殼等空殼的堆積,貝殼中並夾雜大量的獸骨,這些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殘渣。
資料二:□□人的典型墓葬埋葬方式是側身屈肢葬、頭朝西南、臉多朝臺灣海峽,有非常豐富的陪葬品,包括玻璃手環、玻璃玦耳飾、玻璃珠、青銅刀柄、唐宋時代的銅錢等,至於□□人為什麼在這裡生活了一千多年後突然消失,仍然是個謎。
由上列史料我們可以推測出下列哪一項史實? (A)資料一發現的史前文化,由目前原住民的祖先所締造,顯示原住民居留臺灣時間很久 (B)資料二文化已證實進入金屬器時代 (C)資料一、二的文化都屬於一種遠古石片文化 (D)資料一、二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明確線索。
9. ( )根據人類學家的研究,臺灣部分原住民曾一度發展出跨越部落的「準王國」組織,其中最受重視的是某平埔族所建立的「準王國」,該「王國」在荷據時期與鄭氏時期都曾以武力的方式反抗執政當局。試問這個「王國」所指為何? (A)北部的凱達格蘭番王 (B)中部的大肚番王 (C)南部的新港番王 (D)南部的巴則海番王。
10. ( )康熙年間福建某位官員的幕僚為了勘查硫磺來臺,從府城搭乘牛車到北部,他在著作中提及竹塹地區「野牛、野鹿群行,難見一人一屋」,實為一個草莽叢生的「化外之地」,僅有「竹塹社番」居於此地。試問其所指的「竹塹社番」應是指哪一族原住民? (A)凱達格蘭族 (B)道卡斯族 (C)噶瑪蘭族 (D)賽夏族。
11. (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但從原住民的角度言,那是一段被「發現」、被「入侵」的歷史傷痛。不論是荷蘭還是鄭氏家族,他們來到臺灣最早接觸到的原住民應是 (A)阿美族 (B)平埔族 (C)達悟(雅美)族 (D)排灣族。
12. (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西方國家想到中國來發展,並且曾入侵一小島。「當時中國的官吏用雞籠(基隆)和淡水產有黃金和珍珠來鼓動他們前去臺灣,這些官員甚至表示願意提供熟悉臺灣水路的中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