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鱼的故事十一月大石斑鱼篇.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与鱼的故事十一月大石斑鱼篇

人與魚的故事─(十一月大石斑魚篇) 「人與魚的故事」好像每次都要先說文解字一番 ─誰教咱們中華文化博大精 深還歷史悠久,一些文字如果前輩們沒交代清楚,後學的就只好馮京馬凉地繼續 馬虎下去了。 先不說石斑魚的中文名有的叫做 鱠」、有的稱做「 鱸」、有的叫做「 鮨」、「 有時候又叫做 「石斑魚」。只說大石斑在魚分類學歸屬的 鮨科」的「 鮨」字,「 許多魚友、潛友、釣友就常有邊讀邊地唸做 「旨」,還有一個妙解是 「這種魚通 常很肥,脂肪很多的意思」。 其實 ,鮨」「 正確的讀音如 「奇」, 古文中所指的是魚醬或魚羹的意思。但在現代生活語彙中已是個冷僻字,在 標準國音學生字典中還查不到這個字 ,倒是日本人在漢字中還用得挺熱乎 ,原來 日 文漢字的 鮨「 」讀音為 「壽司」就是日本料理壽司的本字。不過文字使用通常 約定俗成,不管把它讀成「旨 」也好、「奇 」也好,反正大石斑在我們的社會,「好 吃」的形象就是不變。 這一點反映在台語的俗稱 鱠仔」又來得更通俗明瞭,因「 為國字的 鱠「 (台語音為格仔或過仔)」讀音如「檜」字義與 「膾 」字相通,就是 精切細饌的魚料理,這個字又比鮨字通俗易解了。 石斑魚所屬的 鮨科」「 魚類 ,在台灣登錄即有 3亞科 119種 ,即使僅將通常 具有高經濟及食用價值的 ﹂石斑魚亞科 」單獨羅列,也有不下 80種。民國 六○ 年代 以前,總覺得大石斑魚只是食物而已。那個年代,船釣還沒開放,甚至在海 邊過夜都是還是大忌,白天的岸釣偶有一尾上斤的 鱠「仔」就要樂得永世難忘, 更要隨時驕其親友一番了。 民國 六○年以後,背著水肺下海,才見識到也有強力魚槍撂不倒的大魚,一 群人瘋著在東北季風期往萊萊鸚哥石一帶潛水狩獵,魚槍是一支比一支更長,動 力橡皮筋更一條比一條更強勁,甚至有人連魚槍都裝上了刺刀,說是 : 「如果無 法一槍撂倒牠,還可以刺槍術拚搏一番」。那個不懂事的年紀,我和巨型石斑的 接觸,只留下張力一百多公斤強度的鏢繩應聲而斷,大魚帶鏢瞬間逃去的經驗, 那一幕到現在都還感覺十分慚愧。 圖說 :休閒潛水者幾乎人手一槍的民國六○年代,憨憨的大石斑常是最普遍的受 害者,也因此養成了台灣海域魚類對潛水人的戒懼習性。 圖片取材自民( 國 67 年出版的太平洋潛水雜誌,陳辰夫先生/提供) 七零年代,從蘭嶼到、綠島重磯沈底夜釣十分風行,七零年代末,隨著戒嚴 解除、船釣開放,春夏季節只要天氣許可,基隆嶼、小乞礁幾乎天天都有釣友守 候著 ,持續不止十年的小乞礁重磯釣熱潮,頭尾距離不 到一公里的釣場,廿台斤 以上的大石斑被釣獲的記錄在百尾以 上,釣獲以鱸滑石斑約佔七成,雲紋石斑約 佔 3 成。其中約有半數是腹中懷卵的巨型 雌魚 ,而且是魚體越大懷卵的機率越 高,有些釣友推測大石斑在每年春末夏初靠近小乞礁應是為了交配繁殖,但白膘 滿囊的雄魚卻 幾乎從未被釣獲,這也是重磯釣場上等待魚類學家解答的有趣謎 團。 七○年代,基隆嶼小乞礁重磯釣經常有大石斑上鉤。 張銘隆/攝影 體型碩大的 老成藍身大斑石斑魚,在好吃的廣東人口中,稱為 「金錢龍躉」, 圖/文 台灣的魚族對潛水人還不具戒心的民國六○年代,在墾丁南灣海域,要 獵獲巨大的金錢龍躉並不因難。本圖取材自民國 67 牛出版的 「太平洋 潛水雜誌。」獵獲人為陳辰夫先生,本圖不慎被小兒塗鴉,特此對原本 十分英俊的陳先生致歉。 巨大的鞍斑石斑魚 (龍膽石斑 則是) 「花尾龍躉」,都是 身價不凡的生猛海鮮, 膾炙人口的結果是亞洲華 人幾乎已吃盡了野生龍躉,現在應市的龍躉幾乎都是人 工養殖的 「池子魚」或 「箱網魚」,沒有了野生魚的香 Q口感,還常遇上令人倒 胃的泥臭味,所以也不必聽到龍躉就食指大動了。 在這個全世界海洋普遍過漁、各地野生 大石斑族群多岌岌可危的年代, 澳洲 大堡礁及關島、塞班的 大石斑卻逍遙 「鍋」外 ,尤其大堡礁鱈洞「 (Cod Hole) 潛水點的大石斑群,更是大堡礁潛水旅遊業的金雞母,每年成千上萬的潛水者從 世界各地趕來,只為享受和野生大石斑同游的快樂。 不少潛水同好以為澳洲大堡礁的大石斑群,只是受到觀光業的庇護,才免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