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基于大国崛起的视角.docVIP

论文(设计)-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基于大国崛起的视角.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设计)-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基于大国崛起的视角.doc

新时代中国的源技术再选择与重化工业布局 ——基于大国崛起的视角 金凤德 安岗 赵宁(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 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是中小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这必将对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格局、国际经济秩序等领域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不难预料,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基本的、长期的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必须从需求和供给的诸多方面思考和设计中国的资源战略,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源技术再选择”和“重化工业再布局”,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新的源技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彻底变革,二是解决人类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另一个思路是把重化工业尽可能布局在沿海,并作大作强,是中国解决资源短缺进而走向经济大国所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 关键词 大国崛起;源技术再选择;重化工业布局 一、“新时代”指的是什么? 可以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国经济崛起的时代,或者说是超大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按照逻辑推理,下面的命题也是成立的: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是中小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近现代世界经济史,是欧洲人及其后裔居住地区(即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的经济史。正如西蒙·库兹涅茨所述:“现代经济增长源于欧洲小国并波及欧洲大部及其海外后裔,而人口众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则处于不发达状态。因此,尽管现代工业体系的扩展意味着发达国家的数量不断增加,尽管人口增加在发达国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至今现代经济增长潜力的成功开拓,仍然局限在世界经济人口的很小一部分。”它们当中最大的国家是美国,然而,美国在1820年还是一个人口不足一千万的小国,美国人口突破1亿和2亿的年份分别是1915年和1968年。 表1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前后的人口规模 单位:千人 年份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1820 19832 31250 9656 14747 20176 31000 1850 25601 36350 23352 19952 25571 32000 1870 29312 38440 40061 23055 27888 34437 1880 32327 39045 50458 25479 29534 36807 1890 35000 40014 63302 27822 31702 40077 1900 38426 40598 76391 31666 33672 44103 1910 41938 41224 92767 36481 36572 49518 資料:。 2003年,中国消费了全世界的36%的钢铁、30%的煤炭、55%的水泥! 外国惊呼中国是资源黑洞,鲸吞原材料,引起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外电报道说,目前在海洋上航行的铁矿石船中,每4艘船中就有1艘是开往中国的,造成租船难,海运费用急剧攀升。2004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0%——50%,并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期内消失。 此类报道,多少有些渲染,但中国不要忙于“批驳”,不要过于敏感,不要政治化。因为总体上符合实际。 不难预料,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基本的、长期的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中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必须和只能建立在这一基本国情之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中国应该 “增加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缓解国内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拓展同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合作”。 可以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本国国情的再认识,是中华民族从 “地大物博” 的幻觉中走出的伟大觉醒。 三、中国的时代性挑战:源技术再选择和重化工业再布局 中国怎样克服资源瓶颈?让我们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析一下。 从需求方面看,一是节约乃至节欲。二是改变消费结构,比如有人提倡自行车社会、公交车社会。从供给方面看无非是三条:一是进一步挖掘国内潜力,提高国内自给能力。二是尽可能地多进口,弥补国内不足。三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个技术路线选择的问题,那就是旨在节省,还是旨在从根本上加以替代?比如,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路线选择是“零排放”,还是“非内燃”?后者就属于我们所要讲的“源技术再选择”问题。 毫无疑问,必须从需求和供给的诸多方面思考和设计中国的资源战略,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源技术再选择”和“尽可能多地进口”,而后者将与中国的重化工业再布局相联系。采用新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