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甘宁盆地煤层气地质评价
专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陕甘宁盆地煤层气地质评价
姓 名:
指导教师:
专 业:
年 级:
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2003年 8 月31 日
目 录
摘要…………………………………………………………………2
一、煤层的展布特征………………………………………………2
二、煤岩组分特征…………………………………………………3
三、煤变质特征……………………………………………………3
四、煤的吸附性能…………………………………………………4
五、煤层气保存条件分析…………………………………………5
六、选择勘探目标区………………………………………………6
七、结论……………………………………………………………8
摘要:陕甘宁盆地是我国一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的侏罗系是其两套主要含煤层系。石炭-二叠系煤层镜质组含量高,热变质程度较高,含气量大,有利勘探区主要位于盆地的东缘和西缘;侏罗系煤层镜质组含量较低,热变质程度低,含气量相对较小,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于盆地内部。综合评价表明:两套含煤层系有7个有利勘探区块,埋深小于1500m的煤层气资源量约11×1012m3。
关键词:煤层气 盆地 煤炭储量 大气田
陕甘宁盆地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面积约25万km2,是一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的石炭-二叠系和中生界的侏罗系是其两套主要含煤层系,煤炭储量巨大,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陕甘宁盆地煤层气富集的控制因素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煤层气的高产富集与否,其主要受控于煤层的含气量、渗透性和保存条件。煤层的含气量代表着煤层气资源的富集程度,它与煤岩的组分、煤的变质程度、煤层的埋深和压力有关。煤层的渗透率决定着煤层气的产气量和生产周期,它取决于煤层本身的裂缝系统(割理和裂隙),而裂缝系统又受煤质和煤变质程度及煤层构造条件的影响。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与煤层顶底板岩性、构造活动、水文条件密切相关。
一、煤层的展布特征。陕甘宁盆地石炭-二叠系的煤层主要分布于山西组和太原组,煤层数可达十余层,累计厚度5~20m。山西组煤层形成于陆相泥炭沼泽环境,层位稳定性相对较差;太原组煤层形成于海相泥炭潮坪环境,层位相对稳定。两套煤层全盆地均有展布,但西部地区煤层最厚,局部累计达20m以上,东部地区次之,累计约10m以上,南部和北部煤层较薄,其中埋深小于1500m的地区主要分布于盆地东缘晋西地区、东南部韩城-铜川地区以及盆地西缘,这说明石炭-二叠系煤层气的勘探方位应立足于盆地周缘。侏罗系的煤层在石沟驿-银洞子以东平凉-彬县-黄陵-延安-神木西-准格尔旗一线向盆地外围方向尖灭,因而延安组煤层埋深由盆地沉积中心向四周递减。侏罗系煤层展布总面积约155万km2,煤层总厚5~42m不等。层数1~27层,单层厚度0.5~12m,平均厚度大于3m。这套煤层总的分布规律是:埋藏相对较浅,沉积受古构造和古河道控制,层数多,单层厚度变化大;由南向北厚度增大,层数增多,由西向东煤层厚度变薄,层数减少。
二、煤岩组分特征。煤岩组分中镜质组含量影响着煤层的含气量大小和煤层的渗透性。镜质组含量大,生气能力强,煤层裂隙发育,煤层渗透率相对较高。盆地东缘和西缘镜质组含量均达80%以上,具有良好的生气和储集条件。
三、煤变质特征。煤的变质过程即煤阶的变化直接影响煤的生气量、吸附量和其作为储层的渗透性。煤的变质过程伴随着烃类气体的生成过程,在煤层生气量低于煤层最大吸附量时,生气量就是煤层中吸附气量的影响因素;但据徐永昌(1986)和张新民(1991)等人研究,大约在气煤(Ro=0.85%)以后,煤层的生气量大于煤的最大吸附量,并随煤阶增高二者差距加大。同时可以看出不同煤阶的煤吸附能力不同,气煤、肥煤和焦煤的吸附能力相对于其它煤阶的吸附能力略低。综合看来,在同一外部条件下(同一埋深和压力条件下)煤层气含量随煤阶增高而增高。某地山西组煤面割理密度与煤阶的关系(据樊明珠等1995)从储层渗透率来看,割理发育与否是渗透率好坏的关键,而割理是煤变质的结果,中低变质程度的煤具有较高的割理密度,渗透率较高。陕甘宁盆地侏罗系煤层形成的地质时代相对较晚,煤化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因而全盆地侏罗系煤层处于中~低煤阶,镜煤反射率在0.55~1.2%之间变化,大部分地区镜煤反射率在0.5~0.9%之间。北部伊金霍洛旗以东为褐煤阶;杭锦旗-靖边地区为长焰煤阶;鄂托克旗、石沟驿、定边、环县等广大地区呈气煤阶;庆阳以西小范围地区属肥煤阶。煤阶的变化除与埋深有关外,还受构造运动和断裂带的控制。在盆地周缘小于1500m埋深区,东部准格尔旗以北属长焰煤,煤化程度低,向南煤化程度逐渐增高,到韩城一带可达瘦煤阶;西缘地区煤阶为肥煤阶。总的看来,石炭-二叠系煤层煤化程度较高,含气量较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