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第一张“工资单”
我第一张“工资单”
这是我下乡插队落户第一年(1976年)的年终工资分配单。和现在的工资单相比,它太简单了,只有一个数字:实发现金92元1角2分;但又太隆重了,它不仅印在大红纸上,而且以毛主席的_三段语录打头。
今天我儿子看到这张工资分配单,惊诧莫名。 那年我的总收入是160多元,扣除口粮等,剩余现金92元1角2分。我插队在嘉定曹王人民公社戴家生产队,当年我们队最强的男劳力的工值为13分,即出工一天记1.3工,一般妇女为9分工,我插队第一年,也是9分工。我们队1个工1元,就是说我出工一天挣9角,最强的男劳力挣1元3角。这在当时的上海农村算是高收入,嘉定分配最低的生产队1工好像只有2角左有。但按我的分配算我那年只出工180天左右,因此我的总收入不算高。
我出工少,毋庸讳言,这首先反映了我对下乡抱着临时观点,更谈不上有“扎根”的思想准备。中学毕业后走“上山下乡”??道路并不是我的选择,我是家里两个孩子中的老大,政策规定我应该下乡,逃避是可耻的。在此情况下。我写了“上山下乡”决心书,但我心里想的是尽快在农村得到保送上大学或当兵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下乡后我妈每月给我20元生活费,这笔钱在当时的农村足够度日,不需要我像农民那样为生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我高中阶段,我们每学期都有一次“学农”或“学工”,插队落户在我的认识上仿佛是又一次学农,只是这次时间稍长些,条件更艰苦。由于我在三个农忙季节以及年底的开河工程中都是全勤,我只是在农闲时出工少些,因此当地农民及生产队干部对我下乡期间的表现还是肯定的。说到底当地农村人多地少,他们并不缺少我这样的劳动力。
我在乡下的另一半日子,主要做我喜欢的两件事,游历和阅读。那年我才17岁,游历范围有限,但对我来说那已是开创性的,而且我几乎每次都是单独外出,甚至在外过夜,这在以前都从未有过。记得我曾独自带着地图去过近邻江苏省浏河镇,一个人去过上海市区,一个人根据地址找到同学的下乡地,等等。这些独立的游历经验,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
我在不出工的日子花时最多的是阅读。在乡下我读的书并不多,但我读得很细。那两年我翻来覆去读过的书有: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上海师范大学编写的《世界近代史》,几本前苏联小说,以及《普希金小说集》,印度作家别列姆昌德的长篇小说《戈丹》,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的《圣彼德的伞》。那个年代的阅读并无计划,能找到什么就读什么。因为在乡下能找到的书不多,所以养成了细嚼慢咽的阅读习惯,甚至不少章节很多年后还历历在目,简直能够背诵出来。上述几本书并不都是我喜欢的,但我对每本书都仔细阅读。我小屋的灯光每晚都是整个村庄里最晚熄灭的,即使疲倦得趴在桌上打瞌睡我也不会轻易离开:村民们很快感觉到了我的与众不同,夜里他们很少来我小屋串门。在乡下我似乎一直以这样的坚持期待属于我的命运早日降临。
虽然我下乡后仍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把插队落户看作是“学农”的继续(毛主席也是这么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我无意在农村“挣工分”,但当年底从生产队长小宝手里领到这张分配单及包在里面的收入时,我心里的喜悦和成就感都洋溢在脸上。 我这时才想到,这一年的成果其实就体现在这“工分”上,而这些工分是多么来之不易。过去我们下乡学农只是拣拣麦穗、稻穗,摘摘棉花等,这些是老人妇女的活儿,现在则完全是和男劳力一起出工。当时上海农村搞的是“三熟制”,即两季稻,一季麦,一年有三个忙季,分别为“三夏”、“双抢”和“三秋”,哪个忙季都耽误不起,人特别辛苦。每个忙季我出工都是全勤,这是必须的。我觉得那时最受不了的活儿是把麦子或稻子从田里挑到打谷场上。有的田块离打谷场很远,麦子或稻子又淋了雨,走的是田埂小道,这样一副重担真的随时要压垮我,但我甚至不能中途歇一下,因为这会影响到整支队伍。一天挑下来,人像散了架,肩膀都磨破出血了,但这样的活儿得连干数日,晚上还要加班。同样艰苦难受的还有挑秧,赤脚走在泥泞的田里,不仅担子更重,而且随时还有蚂蟥叮人。有时一只脚从烂泥里抽出来,上面叮着一片蚂蟥,恐怖得令人头发直竖。
一次,几个中学同学找到乡下来看我,走到面前还没认出我,因为我的样子完全变了,穿着旧衣服,戴着草帽,皮肤晒得黝黑,那天在挑河泥,身上脸上还脏兮兮的。
总算熬过了三个忙季,紧接着又随队上了盐铁河的开河工地。10来个人睡在一户农家的小灶屋里,打地铺,一个紧挨着一个。零下8℃的寒冬,我竞半夜热醒,一身汗水,灶台旁有一口井,我起身打了半桶井水擦身。我们的工地在村庄北边,每天清晨迎着寒风走20分钟,真正是体验到了什么是“寒风如刀”。冻土坚硬如石,挖土和挑土对我都是艰难无比的事。内衣湿透了,手脚发软了,但稍歇一下,内衣就冰凉地贴在肉上。那些日子最盼望的是收工吃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doc
- 我国科技保险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我国科普事业现状分析.doc
- 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障碍分析.doc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构成探析.doc
- 我国精准农业实施路径及其方向选择.doc
- 我国纸媒中广西形象研究.doc
- 我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和路径分析.doc
-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oc
-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目标控制题库500道附答案(名师推荐).docx
- 2025年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虚拟演唱会平台用户行为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目标控制题库500道附答案(典型题).docx
- 2025年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虚拟演唱会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合规报告.docx
- 低位直肠癌术前多学科整合临床决策专家共识重点2025.docx
- 2025年监理工程师之土木建筑目标控制题库500道附答案【培优b卷】.docx
- 2025年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虚拟演唱会平台技术与政策环境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创新与城市社区社会治理.docx
- 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创新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docx
- 2025年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虚拟演唱会平台技术创新与应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