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静,替仿真菜品掌勺靓丽女孩
李静,替仿真菜品掌勺的靓丽女孩
一道道佳肴呈在众人面前,金黄酥脆的双椒羊排,鲜嫩多汁的玫瑰鸭脯,还有清淡原味的海参鲍筋,令一个个老饕们按捺不住了,食指大动的他们举筷想要大快朵颐。可总也夹不起来,仔细一观察,这些美味没有想象中的异香扑鼻,一尊尊“冰山美人”只可远观不可亵品……
东渡扶桑,我给食品寻来“替身”
李静,26岁的青春女孩,出生于辽宁营口市,2002年从沈阳市职业学校毕业后,曾梦想着做一名流浪女画家,一边浪迹天涯一边成就她的艺术理想。
现实与理想总是存在着距离,身为“文艺愤青”的李静在外面晃荡了半年多,最终还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去日本做了2年研修生(技工)。东瀛的日子,李静如包身工一般成日在厂区内干活,唯有日本的新年、过樱花节的时候,几位好姐妹才相约一同到镇上的“长诺藤”料理店HAPPY。点餐的时候,她们看到桌几上放着一盒盒精致的花寿司、涮牛肉、铁板烧和天妇罗,还有素材新鲜的鳗鱼、海苔等,就径直取到自己跟前,那边穿着留袖和服的大妈笑呵呵的提醒:对不起,这些是仿制品,不能直接吃的。
噢!预备“开洋荤”的女孩子们腼腆起来,众人在窘迫和惊讶之后,围着仿真寿司足足瞅了半天,仍不能确定这些色泽明艳、做工逼真的菜品是假的。有个女孩还用照相机将这些“料理”拍下来,说要带给国内的亲戚欣赏一番。
与别人围坐在日本厨师边品尝着真材实料的料理,李静心中暗忖:表哥在辽东老家开过餐馆,几道招牌菜往往放了不到两、三天就得换,有的像海参、极品鲍一天都放不了,否则会化掉,或变质后发出腐臭的气味。这种菜肴却能长时间保存,完全不用担心保管与变质的问题……
“如果有机会,可以回国尝试一下。”带着这个想法,李静除了做工,就开始琢磨仿真寿司的制作问题。多方打听后,她明白原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京,聪明的日本人就发明了此项环保产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泛应用于餐饮及相关行业,并逐步向高分子领域发展,同日本成熟的仿真技术相比,国内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李静想努力学好这项技术,可在异国这仍属??垄断型行业,更甭说由她这么一个外来打工妹知晓。好在成衣工厂里有一位华人技师,他听说了李静的想法,看到女孩渴求的目光,将以前从事塑料加工时掌握的关键性技术悄悄透露给她。
原来,仿真莱是以分子塑脂及进口胶制作,一直以来大部分仿真食品模型制作企业均采用PVC搪胶原料为主材料,日本技师通过使用 UG、PRO一E、Solid Edge 等软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后,以STL文件格式保存。然后,将这些文件输入快速成形机做出制件原型,处理后形成硅橡胶母模,组合好这些模框后经过真空脱泡、固化后剖切取出母样即得到硅胶模,最后,在注型机中浇注这些塑料模具即形成仿真产品。
有了基础,李静又翻阅了大量资料,回国后她虚心向几位专家和技师请教,花数千元购得一些原材料及二手设备,经过上百次的试制,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国内实际的快速制模工艺……
2004年1月9日,是李静回国之后最难忘的日子,一只仿真的寿司拼盘在她的一双巧手下诞生了,一番趁热打铁之后,小妮子又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剁椒鱼头、小鸡炖蘑菇、红烧海参,还有砂锅元鱼,白肉血肠等东北菜肴。看着自己用塑脂、塑胶烹饪出的满满一桌菜肴,戏称“过眼瘾”的李静喜极而泣,多么不容易才走到这一步,她从这些依然有些幼稚、粗糙的食品模型中看到了未来的广阔前景。“我要将中华八大菜系,日韩料理,西式西点,统统呈放在星级酒店、高档餐厅的展示柜中……”此时的小女子信心百倍。
养精蓄锐,“冰山”美人跃然而立
2004年上半年,李静从打工挣得的200万不到的日元中,抽取一部分资金兑成10万元人民币,打算去北京开设第一家仿真菜工坊??“天天向上”。正当她着手筹备店面与装饰材料时,家人均表现出不理解,这笔钱原本可以全部入股至家族生产大豆加工设备的专业工厂。“按股本每年分红的方式非常稳妥,一个女孩子何必吃这个苦,到时候置办些嫁妆许个好人家不是很好吗?”曾经的文艺愤青却不甘心轻松过上“地主婆”的生活,怀着一颗不安分心的她准备体味创业的酸甜苦辣。
2月26日,“天天向上”工坊在学清路上正式开张,设计了店标识的李静现在既是老板又是业务员,她放下女孩子的羞涩找到一家家潜在客户上门推荐。那些餐厅的经理、老板们看到几张零散的电脑绘图,举着有些粗糙的样品反复端详,总是觉得不太靠谱,李静跑了十几家,最后只有两家答应先留下图样看看便没了下文。看到自己新开张的工坊门可罗雀,曾经雄心勃勃的李静开始体味到“计划还未实施、即将胎死腹中”的危机感,性格有些急躁的她,翻阅起一些名人传记来平和心态。
“自主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深受启发的李静开始以一个推销员的角度来琢磨推广难题。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