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自然之友”心路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从诫“自然之友”心路历程

梁从诫“自然之友”的心路历程   10月28日下午4时6分,梁启超之孙、梁思成之子、被誉为“中国民间环保领袖”的自然之友创会会长梁从诫先生,走完了78年的人生旅程,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驾鹤西归。   一门三公尽忠烈,特立独行有几人?梁先生生前播下的绿色种子,已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其言其行闪现的精神之光,将激励鼓舞那些想“活得像个人样”的人们。      “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我第一次认识梁先生,是在1999年初自然之友举办的新春联谊会上。一群热爱草原、喜欢河流的男女老幼聚集一堂,说着、笑着、唱着、跳着……身处其中,我的灵魂深受触动:想不到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一群纯洁的人!   朋友告诉我,那位面带微笑的长者就是鼎鼎大名的梁先生。后来,我对梁先生有了更多了解:这位大半生从事历史和教学研究的名门之后,居然在62岁时,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绿色书院”(即自然之友),走上了“为无告的大自然”请命之路。自然之友以“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为宗旨,以推动公众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以与政府的良好合作为基础,同时强调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保留对政府监督、批评的权利。   由史学转为环保,从书斋走向社会,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曾如是说:“从诫本来是一个历史学家,然而,他不甘心坐在象牙塔里养尊处优:他毅然抛开那一条‘无灾无难到公卿’的路,由一个历史学家变为‘自然之友’。这就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民心应乎潮流之举。我对他只能表示钦佩与尊敬。宁愿丢一个历史学家,也要多一个‘自然之友’。”   季先生所言非虚:经过自然之友十多年风雨兼程,绿色的种子洒遍神州;在自然之友的催生、感召下,北京绿家园、地球村、天下溪……民间环保组织风生水起,成为环保大潮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自然之友的奔走呼号下,滇西北的原始森林免于刀斧,可可西里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的污染大户首钢迁至曹妃甸,重建圆明园遗址的倡议被束之高阁;在自然之友的不懈努力下,敏感建设项目上马之前向社会公示已成惯例,公众的环保知情杈、监督权有了法律保障,公众抵制了多个污染项目,环保公益诉讼开始破冰……   梁先生本人的环保义举,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自然之友的民间行为,改变了“非政府就是反政府”的政治偏见,公众参与成为中国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      “我们不求波澜壮阔,但的确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      时至今日,强大行政命令下的污染治理依然阻力重重。十多年前,无权无钱的民间组织的“管闲事”,其艰难困苦更可以想见。   梁先生曾应邀到某机关演讲,可前来听讲的只有5人。即便如此,梁先生也没有放弃:如果我能在你们5个人心中种下5颗绿色种子,我就很欣慰了。   “我们不求波澜壮阔,但的确需要水滴石穿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坚持。”梁先生以他的勇气和执着,奋勇前行,以滴水之力,穿磐石之坚。   上世纪90年代,地处滇西北的德钦县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决定砍伐一百多平方公里原始森林,在其中栖息的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岌岌可危。梁先生闻讯后,先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滇金丝猴遭受威胁的消息,后又直接向中央领导写信呼吁。所幸,两位领导很快批示,德钦县暂时放下了斧头。但到了1998年,梁先生得知:当地政府砍伐天然林的行为并没有停止,他再次吁请媒体支持。后来,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等媒体曝光,当地的砍伐才被迫彻底停止。   相比之下,藏羚羊保护之路更为艰苦漫长。用藏羚羊羊绒做的披肩“沙图什”,是欧洲市场备受追捧的奢侈品。上世纪90年代,利欲熏心的盗猎分子为贩卖羊绒,经常开着车射杀藏羚羊,使珍贵的藏羚羊从几十万只锐减到七万余只。为保护藏羚羊,青海省治多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组织“野牦牛队”,与盗猎分子殊死搏斗,最后壮烈牺牲。环保志愿者杨欣写出《长江魂》一书,将书抵押给企业,为建“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筹集资金。梁先生得知此事后,立即给杨欣打电话:你到北京来,我给你组织演讲报告会,一个学校一个学校讲,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卖书!   那个炎热的夏天,梁先生带领杨欣等挥汗如雨,马不停蹄地在首都各大高校演讲,卖书筹款。   1999年2月,梁先生又上书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呼吁建立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联防制度。之后,国家林业局在上述三省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盗猎“可可西里一号行动”,极大震慑了盗猎分子。   同年5月,67岁的梁先生亲率媒体记者,前往海拔近四千米的可可西里,亲手点燃了火把,把从盗猎分子手中缴获的藏羚羊皮付之一炬。在返程途中,意外发生车祸,梁先生险些丧命。但在后来接受采访时,梁先生对此只字未提。   跟随梁先生赴可可西里采访的环保志愿者铁锋由衷感叹:在他血管里流淌的是对自然的爱,这是一种刻骨铭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