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中女性形象
浅谈毕加索不同时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0-01
摘要:巴布罗?毕加索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更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女性是毕加索绘画的重要题材,对女性的情感表达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淋尽致。
关键词:毕加索 作品 时期 女性形象
毕加索在他不同的生活、情感状态下用不同的创作手法刻画出的女性形象是对传统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和解放, 在形式上和思想上都极具现代意味和革命色彩。
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他父亲布拉斯科对绘画的喜爱影响了年幼的毕加索,幼年时期,毕加索就显现出超长的绘画天赋。对他的艺术创作倾向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姐姐,她姐姐的死给他带来一种负罪感,他认为,女性应该成为他艺术圣坛上的祭品。由于对人世的敏感与家境不佳,使他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这幅《赤足的少女》中姑娘一对乌黑的大眼睛且带有忧郁和感伤,朴素的衣着,一双粗糙的赤脚在深冷的背景环境中布满了冻疮,这表明少女的家境贫寒,穷苦可怜。这是毕加索当时真实的情感体验,同时表现了他的早熟和早慧。
1900年毕加索与朋友独自前往富有艺术魅力的法国巴黎。这时是毕加索开始逐渐脱离家庭,独立发展的时期。由于贫穷,毕加索总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穷人、病人和生活中的可怜人成为他所关心的对象。这个时期他继承西班牙着重运用的单色画风,其使用一种神秘的深夜一般阴沉的蓝色为主要色调,作品大多表现贫穷窘迫的下层人物,用夸张、骨瘦的人物造型与象征着贫穷和苦难的深冷的蓝色,画贫穷潦倒且消瘦而孤独的穷人、残疾人和妓女。
例如毕加索在这时期最大幅的代表作《人生》,就是反映当时贫困、苦难与绝望的下层人民生活。加上当时好友卡萨盖马斯的自杀,整个画面以强烈的忧郁和悲哀的蓝色为主调,加强了荒凉和悲伤的气氛。画面右侧,眉目带着迷茫和忧郁的妇女停下沉重的脚步,双眼直盯着对面的两个依偎着的年轻男女。反映当时的社会底层年轻男女贫??、苦难的现实生活,即使拥有爱情和母爱,他们忧郁和彷徨的表情仍然透露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无助和绝望。毕加索把他们的感伤同爱情、亲情和青春美联系在一起,通过作品表达出毕加索在这一时期的自我悲伤的情感。
从1904年至1907年间,是毕加索幸运的时期,在巴黎定居时不仅结交了象征主义诗人阿波利奈尔,后又与马蒂斯、乔治?布拉克等画家相识,更重要的是他邂逅了犹太姑娘费尔南德奥利维埃,深陷爱情的幸福中,生活比以前愉快,开始对生活产生热情。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作毕加索的“粉红色时期”又叫“玫瑰时期”。由于这时期毕加索生活上的变化,他开始关注画中女性形象的一些非心理层面,非诗意的部分。女性的容貌开始取代行为举止或文学寓意成为他塑造女性形象画的主题。如《荷兰女子》中,把裸女诱人而丰满的肉体表现的结实甚至有些强壮,不再脆弱和消瘦,人物的表情依然是孤独而忧郁,但已经没有绝望的感受。在这时期,毕加索创作了很多女性形象,但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作品《格楚德?斯坦因肖像》,这幅颇具面具特征的肖像是毕加索从“玫瑰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被视为立体主义的先驱。毕加索在完成这幅作品之后,接下来的几幅裸女作品中都带有脸部近似土著面具和粗短结实的身材的特征。这样的特征预示他在初期立体主义创作中带来的某种元素。
1907年毕加索通过非洲面具的启示使他开创了“立体主义”流派的先河。在这幅《亚维农少女》的创作中,他开始抛弃对人体的真实写生,用变形的手法和几何形结构描绘少女,画面左边的少女借用埃及面具形象,表达人类对神的亵渎,画面中间的两位少女做出诱惑的姿势,这种与以往不同的艳丽招摇的色情女性形象,描写人们对叫卖的妓女带有的轻蔑和讽刺。毕加索刻画的黑面孔的女郎,具有朴实和深沉感,似乎在用谴责的目光注视着你,使人感到恐惧和危险,画面弥漫着恐惧、紧张、暴力的气氛有着强烈的压迫感,这种反传统的颠覆下的美感充满攻击性,令人忐忑。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中创造出了具有表现感的新艺术语言。
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出现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光学和速度的研究的背景之下。无论是从多视点表现的分析立体主义到采用拼贴艺术的综合立体主义,毕加索主要是想让绘画从最简单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符号般的造型,经感官视觉慢慢组合过渡到观念的视觉,创造一个新的意象绘画空间。正如这一时期具有浓厚的梦幻感的作品《扶手椅中的女子》,描绘的这个女子的身体被解构和简化,暴露的乳房和波浪式的头发,表现了她的女性特征,深色扶手椅、皱褶的织物以及庞大、粗野、神秘的人物组合融为一体,让她看起来既充满魅力又有浮雕般的端庄感。毕加索曾说:“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