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工艺》练习卷.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工艺》练习卷

2011年秋季机电专业 《电工工艺》结业考试试卷 考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判断正误(每空2分,共50分) 1.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中,正转、反转接触器有时可以同时闭合.( ) 2.为保证三相感应电动机实现反转,正转、反转接触器的主触点必须按相同的相序并接后串接在主电路中.( ) 3.按钮联锁的正反转电路的缺点是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 4.自动往返控制电路需要对电动机实现自动转换的正反转控制才能达到要求.( ) 5.能在两地或多地控制同一台电动机的控制方式称为电动机的多地控制.( ) 6.对多地控制电路来说,只要把各地的起动按钮、停止按钮串接就可以实现多地控制了.( ) 7.感应电动机直接起动时,起动电流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 ) 8.降压起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起动电压.( ) 9.降压起动导致电动机的起动转矩大为降低,所以降压起动需要在空载或轻载下起动. ( ) 10.如果将起动按钮和接触器动合触点串联在控制电路中,则该电路无法对电动机实行起停控制.( ) 11.关于交流接触器有如下说法,判断其正误: (1)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 (2)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 (3)具有失压和欠压保护功能.( ) 12.Y_△降压起动只适用于正常工作时定子绕组三角形联结的电动机.( ) 13.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是指电动机起动时利用自耦变压器来降低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工作电压.( ) 14.电磁抱闸制动器分为断电制动型和通电制动型.( ) 15.7. k W以下的三相感应电动机都可以直接起动.( ) 16.在电动机控制电路中电器的作用相当于负载.( ) 17.大中型感应电动机全压起动时,会产生很大的起动电流,有可能使电动机绕组烧损.( ) 18.在起重机提升重物的绕线转子或笼型感应电动机上一般都采用电磁抱闸装置,这样可避免在提升或下放重物时因突然断电重物下坠而造成事故.( ) 19.在三相感应电动机进行反接制动时,由于转差率大于1,故制动电流比起动电流还要大.( ) 20.反接制动时,制动转矩随电动机转速的减小而减小.( ) 21.反接制动是依靠改变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源相序来产生制动力矩.( ) 22.在感应电动机的反接制.动中,当电动机转速快降到零时,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否则电动机将反向转动.( ) 23.能耗制动可以将电动机迅速制停.( ) 二、比较下面三个电路的异同,并说明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共20分) QS: FU: KM1: KM2: SB1: SB2: SB3: QS: FU: KM1: KM2: SB1: SB2: SB3: QS: FU: KM1: KM2: SB1: SB2: SB3 分析以上各图的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明下图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QS:____________________FU:___________________KM:__________________ KM△:__________________ KMY____________________SB1:__________________ SB2:__________________ SB3: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图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