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届浙江省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
文综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圩垸”是沿江河、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水田农业区。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且多作为聚落名称,如“××圩”或“××垸”。据此完成1~2题。
1.“圩垸”聚落多分布于
A.南方季风区 B.北方季风区 C.西北内陆区 D.西藏高原区
2.多“圩垸”聚落的地区可欣赏到
A.云海奇石景观 B.千里冰封景观 C.候鸟迁徙景观 D.潮水涨落景观
近地面气流持续上升,最终会冷却至它的凝结温度。其气温变化如图折线所示。完成3~4题。
3.该图所示原理可以解释
A.锋面形成过程
B.大气保温作用
C.山脉背风高温
D.地面受热过程
4.在2000米高度附近气温折线的变化是因为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C.高层大气很难得到地面热量
D.水汽凝结后释放其内部热能
1999~2007年中国耕地减少重心分别是:1999年(111°40′E,33°52′N),2003年(110°50′E,34°10′N),2007年(111°30′E,33°40′N)。读中国大陆耕地质量分级图(图1)和中国大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图2),完成5~6题。
5.1999年至2003年,中国耕地减少重心转移的原因可能为
①西北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快于东南地区 ②生态退耕
③土地荒漠化 ④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2003年至2007年
A.耕地总体质量下降,粮食产量增加 B.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增加
C.经济作物产量下降,粮食产量增加 D.一般耕地减速加快,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完成7~8题。
7.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8.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表是东经80°~90°之间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9~10题。
9.表中四城市能受到印度洋水汽影响的是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关于四城市附近地带性植被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①热带雨林;②温带落叶阔叶林 B.③温带草原;④亚寒带针叶林
C.①热带雨林;③温带荒漠 D.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④温带草原
11.经纬网图中,甲乙、丙丁为纬线,甲丁、乙丙是经线。某日乙丁两地昼长相差2小时;若甲丙为该日北京时间某时刻的昏线,则该日乙地日出的北京时间比丁地
A.迟0小时
B.迟1小时
C.早1小时
D.早2小时
1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
C.隋唐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
13.《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朝人王建的诗《汴路即事》中云:“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对于这两则史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汴路即事》中提到的“草市”是诗人想象的产物
②《唐会要》记载中的“市”应该是指“草市”
③《汴路即事》反映出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
④两则史料相互矛盾,说明唐代“草市”存在与否仍有争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