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
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皇家园林的雍容华贵,苏州江南园林的秀丽典雅,广东岭南庭园的畅朗轻盈,成为中华大地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史称清代广东四大名园的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顺德清晖园、东莞的可园,代表着清代岭南园林的文化。其造园组景既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相地合宜”、“巧于因借”等优秀传统,又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庭园”景观。或以大型的船厅,高达四层的邀山阁体现独到的创意,或以水石运用、缩龙成寸的手法而独树一帜,展示出岭南庭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丰富文化意境,是中华民族遗产的绘画、诗文、书法的综合体现,极富有诗情画意。而四大名园又不约而同地位于富饶的珠江三角洲鱼米之乡。更使游人有一种如进入岭南丹青画中游的感觉。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为南村举人邬彬(燕天)为纪念祖先余荫而于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兴建,距今昔130多年了。邬彬在北京做过官,见识面广,聘请了江南、江北许多园林名师设计,并吸收苏州园林的精华,借鉴北京建筑装饰艺术之湛美,结合岭南文化之特色,前后历时五年,花费白银近三万两,建成了馀荫山房。全园建筑面积近二千平方米,以“小巧玲珑”的独特建筑风格赢得岭南园林艺术精品的著称,誉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这座古庭园,布局精巧。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石山碧水尽纳于三亩之地,并引进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咫尺山林,花草萦绕,丹青桂飘香。使得小小园林显出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其三进门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深柳堂乃园中主建筑,中堂上一对联:“山馀步月三弓地,房荫停云一径幽”两壁用木条分格镶嵌的彩色满洲玻璃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槅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珍品。屋檐前一棵炮仗花,树龄已有130多年。逢初春时节开花,橙红色的花团累累成串,形似炮仗,十分夺目。其树头径粗60多厘米,像盘龙蜿蜓而上,铺天盖地攀满花棚,成天然之凉棚,确实“馀荫”也。隔四方莲池相望,有临池别馆呼应,东有玲珑水榭(八角亭),是园主与客人吟风弄月、诗颂酒文、酬唱之所。来薰亭半倚墙而筑,孔雀亭跨水而设,卧飘庐幽辟西隅,杨柳楼台构通内外。走廊边的夹墙上竹影摇曳,谓之“夹墙竹”。身临虹桥,凭栏莲池,观鱼赏花,风送荷香。给人一种恬静幽雅之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东侧还有座瑜园(小姐楼),是园主第四代子孙邬仲瑜所建(1922年)。两园合壁联珠,相辉交映。
馀荫山房也是近年来拍摄电视剧、广告剧常用的外景场所。如香港艺人张伟健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神探方天谬”就是一例。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佛山市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年-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庭园”空间变化叠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淡雅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备,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翠竹婆娑、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加上曲水回环、小桥流水、石路小径、亭阁临池、回廊曲折、花堤柳岸、绿水碧波。火红的簕杜鹃低垂湖岸,几只白鹅红掌拨清波,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园内有荷香水榭、水庭、韵桥、石船、回廊等之景点。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是闻名遐迩的广东四大名园之一。时至民初,这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1982年,佛山市政府首先对群星草堂进行抢救保护,1994年开始大规模全面修复,总面积达到21,260平方米,使名园重现光华。成为佛山市又一大主要旅游景点。清晖园
清晖园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位于顺德市大良清晖路23号。以尽显岭南庭园雅致古朴的风格而著称。该园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府第,后黄家中落,清代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嘉庆五年(1800年),龙应时之子、翰林龙廷槐辞官南归,筑园奉母。其后,经龙氏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抗日战争期间,龙家避居海外,庭园渐破败落。1959年,已故的前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莅临视察,深为关注,指示重点保护,并批款修复,且将毗邻之楚芗园、广大园、介眉堂收入园址,辟作县委第一招待所。集旅游、服务于一身。1982年,邓小平南行视察时,曾在清晖园的大会议厅里接见顺德县委、县政府等领导,作了重要讲话。近年来,顺德市政府对清晖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扩建,面积扩大为2.2万多平方米。园中有园,景外有景,步移景换,兼备岭南建筑与江南园林之特色,令人流连忘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