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存在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宋庆龄遗嘱论文.doc
密存在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宋庆龄遗嘱论文
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密存在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宋庆龄遗嘱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宋庆龄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偶然 笔者在中国福利会工作,熟知邓家父子,又因工作关系,与邓广殷经常来往。交往中,我感觉邓先生为人低调,对宋庆龄感情很深。他曾让我注意宋庆龄独特的笔迹、书写习惯和书法风格。他说,宋庆龄习惯并喜欢使用一种笔,但国内没有,长期以来一直由他提供。但是他闭口不谈遗嘱之事。 第一次听邓广殷本人讲述宋庆龄给他的
“万一我遭遇不测,我决定将我北京和上海淮海路1843号家中的所有藏书移交给恩斯特·邓作纪念,以回报他对我的所有善意。”这是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内容,写于1975年,也就是宋庆龄遭遇“地震”之前。
在上海宋庆龄故居陈列馆,宋庆龄给邓广殷的遗嘱,被刻成了牌匾,静静地陈列着。大多数参观者往往不会注意,当然更不知晓这份曾密存于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遗嘱的来龙去脉。
在遗嘱中,宋庆龄将自己北京和上海两处住宅中的全部藏书作为回报,赠送给邓广殷。而在宋庆龄的全部私人财产中,这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部分。宋庆龄一生喜欢读书,因此,很多朋友赠书给她。宋庆龄故居的这些书跟随宋庆龄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其中有很多中外书籍今天已经绝版了。仅在宋庆龄上海故居,共有藏书4900多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理论、文学、教育、宗教、科技等12大类。除中文外,还有英、法、日、德、俄、希腊、朝鲜、拉丁等17种文字。其中很多书出版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年代最早的是1811年出版的文学书籍——英文版的《弗罗丽达的故事》。
邓广殷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宋庆龄要把珍贵的藏书全部馈赠给他?
邓广殷获赠宋庆龄全部藏书绝非偶然
笔者在中国福利会工作,熟知邓家父子,又因工作关系,与邓广殷经常来往。交往中,我感觉邓先生为人低调,对宋庆龄感情很深。他曾让我注意宋庆龄独特的笔迹、书写习惯和书法风格。他说,宋庆龄习惯并喜欢使用一种笔,但国内没有,长期以来一直由他提供。但是他闭口不谈遗嘱之事。
第一次听邓广殷本人讲述宋庆龄给他的遗嘱,是2007年12月在海南文昌的维嘉国际大酒店。为了表彰邓广殷热心慈善,捐资助学,我请电视台记者对他做个专访。在介绍他时,我特别指出,宋庆龄与他关系很不一般,把全部藏书作为遗产送给了他。接着我的话题,他笑着告诉我,这里面有个故事,并简单陈述了一遍。可惜,当时我忙于其他事务,没有就细节追问,他也没有详谈。
2009年12月,我在翻阅邓广殷新近捐出的宋庆龄写给他的信时,发现其中一封提到了遗嘱,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特意请邓先生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故事。
邓广殷出身世家,是香港邓崇光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第六、七、八、九届委员,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第十四届宋庆龄樟树奖获得者,也是中国福利会的前身——保卫中国同盟的领导人邓文钊之子。
邓家与廖家是亲戚,邓广殷的母亲何捷书是何香凝的侄女,其父邓文钊早年读书时曾与在香港避难的廖梦醒、廖承志姐弟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于年龄相仿、阅历丰富且具传奇色彩的廖梦醒与廖承志姐弟十分钦佩,特别对表兄廖承志,佩服得五体投地,言听计从。据邓广殷讲,父亲一直教育他要以廖承志为做人的榜样,连读书,都要进廖承志的母校。
1938年,廖承志在香港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经常约友人到邓文钊家聚会,酝酿组建一个机构,向抗日根据地延安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和医疗援助。此时的邓文钊已从剑桥大学毕业,担任华比银行经理。他以一腔爱国热情,积极帮助廖承志在香港开展工作。廖承志就将邓文钊作为可靠的同志推荐给宋庆龄,并在宋庆龄领导下一起创办保卫中国同盟(即今天的中国福利会)。宋庆龄任中央委员会主席,邓文钊任中央委员兼司库,从此成为宋庆龄至亲的朋友。
为了支持宋庆龄的事业,他倾其所有,还提供自家客厅与游泳棚作为宋庆龄接待重要宾客的场所。为保盟解决车辆和交通运输等理由,还腾出自家两个大仓库给保盟使用,专门堆放准备向抗日根据地转运的救援物资。海外大宗捐款和救援物资全部由他亲自接收并转往抗日后方和密存在瑞士银行保险箱中的宋庆龄遗嘱由优秀论文网站http: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延安。他还利用富商的身份,出面为中国共产党主办了《华商报》。新中国成立后,邓文钊担任了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副省长,全国人大第一、二届代表。
邓家与宋庆龄的友谊还表现在生活方面。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的很长时间里,物资供应始终匮乏,特别是生活用品和药品。邓家父子通过香港渠道,源源不断地向宋庆龄提供她所需要的物品。宋庆龄曾多次表示无法报答感激之情,称邓家父子依然担当着“司库”的职责。
宋庆龄生前将邓广殷视为干儿子,从1971年起给邓广殷写信,自1971年至1980年的十年时间,共给邓广殷写了189封信,在信中亲切地称他为“BB”。
邓广殷将宋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