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石治理方案
电石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但电石的生产会给环境带来污染(主要是烟尘污染)。据测算,生产每吨电石排尘约60 kg,以2万kW电石炉日产电石135 t计算,每天排到大气中的烟尘为8.1 t。 国内电石行业对烟气治理(包括余热利用)作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在炉型改造方面,尤其在全密闭式电石炉上取得了一定经验,但由于电石生产特有的规律和各厂条件不同,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建三明化工总厂电石厂始建于1958年。现有电石炉4座。1#、2#、3#炉是开放式电石炉;4#炉于1989年建成,容量2万kW,是半密闭式电石炉。该炉烟气治理(余热利用)系统于1989年底与电石炉主体同时投入运行。当时由于缺乏大型半密闭式电石炉设计依据和经验,烟气治理(余热利用)方案在试运行中暴露出许多缺陷,虽经多次整改,终因设备不适于烟气特性,最后全套烟气治理装置退出运行。全部烟尘不得不直接排入大气。 三明**家级文明卫生城市,广大市民对烟气治理要求强烈。4#炉烟气治理1995年被列入省环保重点治理项目。1 原方案存在的主要缺陷原治理方案流程图见图1。图1 4#炉原烟气治理流程图4#电石炉烟气经二出口管进入沉降室,去掉少量>10 μm烟尘后,进入余热锅炉放热并将烟温降到250℃以下,由1#引风机将烟尘送至两组高效旋风除尘器(共16筒)进行第一级除尘(除去大部分5~10 μm烟尘),再经管道进入第二级扁袋除尘(除去5 μm以下烟尘),在冷风调节阀自动作用下,电石炉烟气温度应调节在180~220℃。 当炉气温度过高时,冷风调节阀能自动调节,使沉降室通往余锅的烟温保持在440℃左右,以保证布袋过滤器的正常运行。尾气经二级除尘后,进入60 m高烟囱排放。 本方案经生产实践发现,主要设备存在重大缺陷: ①余热锅炉 型号Q50/440~3.6-13卧式余热锅炉,蒸汽量3.6 t/h,压力1.3 MPa,其它设计数据为:烟气量5万m3/h,烟气进口温度440℃,烟气含尘质量浓度6 000 mg/m3,蒸汽压力1.3 MPa,蒸发量3 571 kg/h,排烟温度248℃,锅炉给水温度20℃,对流蒸发面积为557 m2,烟气流通截面2.7 m2,烟气流速12.8 m/s,锅炉蒸汽温度为过饱和蒸汽。 该锅炉的最大缺陷是适应不了烟气量大,烟尘多的状况,管内、管间积灰严重。虽在整改中多次试用人工、气吹、机打等办法清灰,但效果甚微,最终烟尘积满管内及管间,余锅热效率也因烟尘迅速堵塞而急速下降,最终因完全堵死而无法继续运行。上述原因还使烟气经余锅后不能确保降温至250℃以下,此烟温恰恰是布袋除尘器进口烟温的关键条件。 ②除尘器 ZC-600Ⅲ型扁袋除尘器,过滤风速高,回转反吹风在线清灰,反吹效果不佳,阻力大,布袋更换难度大,运行部件、机构故障多,维修量大且困难,不能长期可靠使用。 ③风机 Y4-73-11 225 kW风机,其叶轮悬臂运行。在高温烟尘多的介质条件下,容易造成叶轮积灰,引起剧烈振动,甚至将地脚螺栓振断。 由于以上三大主要设备不能适应烟气特点,以致整个烟气治理(余热利用)方案夭折。此外,烟尘中微尘比例大,经沉降、旋风二级除尘效果不佳;第三级布袋过滤器亦因过滤面积小,风速大,引起袋子极易破损且换袋维修困难。当烟温过高而无法投入运行时,只好将烟气直接向大气排放。2 4#炉新的烟气治理方案 要使烟气治理方案可靠、长期、安全运行,关键在于选择设备必须适应烟气特点。 为了提供可靠数据,加深对烟气特点的认识,本厂重新对烟气进行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测量,结果如下: 烟气量:4.5万m3/h; 烟温:635℃; 烟尘质量浓度:8 680~9 200 mg/m3; 烟气成分:N2 76.2%,O2 7.9%,CO2 4.9%,CO 0.033%,其它0.967%; 烟尘成分:CaO(MgO) 41.72%,SiO2 15.78%,Al2O3 7.01%,Fe2O3 0.96%,C(其它)34.53%; 烟尘粒度:0~2 μm 37.05%,2~5 μm 19.06%,5~10 μm 21.82%10~20 μm 15.02%,20~40 μm 4.05%,>40 μm 2.43%。 根据测量数据和对烟气特性的分析,提出了既能烟尘排放达标,又能创造经济效益的“余热利用,落丸清灰、负压流程、布袋除尘、微机控制”的技术新方案,其流程示意图见图2。图2 4#电石炉烟气治理新方案流程图4#炉烟气由两根导烟管引入沉降室,正常情况下,经主烟道进入余锅进行热交换后,烟温由500℃以上降至220℃以下进入布袋过滤器,净化后的烟气由引风机送入烟囱排放。当烟温过高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走旁路烟道直接由烟囱排放。 新方案有三大主要设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