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与地理环境错例解读
城市与地理环境错例解读
侯金灿 张明
错因1、模糊不清,区位因素识记不牢
【案例1】下列各组城市的排序,依次作为宗教圣地、矿产地和政治中心兴起的一组是
A.拉萨、攀枝花、华盛顿 B.耶路撒冷、阿伯丁、十堰
C.伊斯兰堡、大庆、巴西利亚 D.麦加、宝鸡、堪培拉
参考答案:A
错因分析:本题考查了世界与中国典型城市职能状况,侧重对识记能力的考查,属于简单试题。对于这类试题,失分的原因往往是对城市的区位识记不牢固,考试选择时模糊不清、难以确定,最终造成答案错误。在教材6.2—6.3两节内容中,主要讲解了城市区位因素,在每一个区位因素中,都列举了典型城市,这部分为典型的记忆内容,但对河流的军事防御、政治、宗教等区位因素兴起城市忘记较多,容易出现错误;同时,在课堂与习题中,我们还要加强对典型城市的识记,如耶路撒冷等,这样可以适当扩大知识面,以备高考考场中我们能够提高正确率。
错因二、众多纷杂,主导因素分析不清
【案例2】下图是我国某地铁路到2020年分布状况。读图回答,图中枢纽城市的兴起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铁路 D.政治
参考答案:B
错因分析:在某一城市的兴起中,会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有主次之分,命题者往往针对这类情况进行考查。该类试题设置巧妙,多给出许多迷惑材料或选项,学生一旦不注意,就会选择错误,致使失分,如该题中的城市,给出了众多铁路,很容易导致认为是C项,但从该区域轮廓来看,该城市为重庆,其兴起的区位是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依靠河运发展起来,答案应为B。由此可见,加强记忆,学会分析,我们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问题三、缺乏深入分析,描述问题不全面
【案例3】 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并回答问题。
(1)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
(2)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
(1)①城市面积由小变大;②城市数目由少到多;③由孤立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带)。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错因分析:在这类试题中,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要求考生要有较强的语言描述能力,用文字将图中事物表述出来,但难度不大。但在描述过程中,考生往往由于缺乏一定的深入分析而导致描述不全面,丢失部分答案,最终导致失分。如第(1)小题,前两小点都在图中体现明显,而③由孤立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带)这一点,是在题中隐含出现的,如果不深入分析,就很难答出来,造成了答案的片面性,致使丢分。再如第(2)小题,也是这类情况。
四、计算能力不强,计算结果错误
【案例4】 下图是某地区1950年—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
(1)、30年间该地区
A 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 B 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
C 总人口增长了两倍 D 乡村人口增长了两倍
(2)、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A 大幅提高 B 略有提高 C 没有变化 D 略有下降
参考答案:B、C
错因分析:在城市化一节中,涉及了一定的地理计算能力,该题就有所涉及。该题中,就涉及了乡村人口、城市人口与总人口之间的相互计算以及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在第(1)小题中,我们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乡村人口与总人口的变化数量,但城市人口需要用总人口—乡村人口计算一下,才能得出变化情况;第(2)小题,需要用公式:城市人口/总人口=城市化水平,然后再进行一下对比,才能出结果。在这类试题是,大多考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计算能力,直接就从图中读取数值来进行判定答案,致使产生错误。考场中,我们应当揣测一下命题者出题意图,多分析一下题意,能够熟练地运用教材中相关的计算公式与要求,来解决与此计算相关的内容,这样考场中我们就有多得一分的机会。
五、难以挖掘试题有效信息,,考虑问题不全面。
【案例5】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参考答案:D
错因分析:城市布局问题是对城市命题的一个重要角度。在这类试题解答中,考生往往不注意挖掘试题中的隐含条件,致使布局失误,使居民区到工业区的污染,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如该案例中,该城市位于了华北某地,也就隐含着给出了当地主导风向为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如果考生都考虑到了这一点,那么该题就不会失分,但很多考生却很维注意这一点。与此类似的试题还有西欧(主导风向西南风)、印度半岛(主导风向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等地。因此,在这类试题中,我们要充分考虑题中城市所在地的风向、河流,才能合居民区、工业区、卫生防护带的位置合理化,才能赢得最终高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