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设计论文-温度控制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器设计
成教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温度控制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器的设计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8电气
考生姓名 8888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8888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1章 绪论 4
1.1选题背景 4
1.2国内外温度控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3本文研究内容 5
第2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建模 7
2.1数学模型的介绍 7
2.2工程控制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7
2.3数学模型的建立 8
2.4数据分析及建立模块步骤 9
第3章 常规PID控制器设计 17
3.1 PID概述 17
3.2数字PID控制器 17
3.3 PID调节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1
第4章 温度控制系统的smith预估控制器设计 23
4.1史密斯(smith)预估控制 23
4.2纯滞后对象的控制算法——大林算法 25
4.3带smith预估器PID数字控制器 27
第5章 Smith预估补偿控制的Matlab仿真与实验 29
5.1 Matlab仿真软件的介绍 29 5.2带Smith预估控制器的锅炉系统的仿真 29
第6章 总结 36
致谢 37
参考文献 38
摘要
本文针对“锅炉主系统”通过实验法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而用PID控制算法和Smith控制算法对其进行仿真控制。对于锅炉温度的控制,由于PID控制器结构简单、实用、价格低,PID控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PID控制参数整定麻烦,被控对象模型参数难以确定,外界干扰会使控制效果漂离最佳状态,并且电炉加热器温度具有纯滞后特点,PID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参数一经设定,不随系统参数变化而改变,影响控制质量。对于这种情况Smith控制算法在锅炉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使得锅炉温度控制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并且能有效的解决系统产生的纯滞后效果。
最后用Matlab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并得出仿真的结果并且加以分析。
关键词:PID,Smith,锅炉气温,仿真
Abstract
For boiler system by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then using the PID control algorithm and Smith control algorithm simulation control. Boiler temperature control, PID controller structure is simple, practical, low price, PID control has been widely used, but the PID control parameters tuning trouble, the plant model parameters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outside interference makes the control effect drift away from the good condi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lectric furnace heater time dela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D control is not obvious, because the parameters are set, do not change with the system parameters change, affecting the quality control. For this case Smith control algorithm in the boiler temperature control, boiler temperature control can reach a stable level,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delay effect gene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