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31b镁合金薄板组织调控及其冲压成形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az31b镁合金薄板组织调控及其冲压成形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z31b镁合金薄板组织调控及其冲压成形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

摘要镁合金为密排六方结构,室温下可动滑移系少,且传统轧制或挤压板材具有 较强的(0001)基面织构,导致其成形性能欠佳。本文从组织调控出发,以提高镁合 金薄板冲压成形性能为主要目的。研究了单向多道次弯曲(RUB)、纯剪切变形与室 温预拉伸变形三种组织调控技术对 AZ31B 镁合金薄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了 初始织构对 AZ31B 镁合金薄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镁合金薄板在拉 深变形过程中的变形行为。通过金相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X 射线 衍射技术(XRD)等手段考察了镁合金薄板在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通过力学性能 测试、成形性能测试等手段考察了经组织调控技术处理的镁合金薄板力学性能与 成形性能的变化以及织构对镁合金薄板冲压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 和结果如下:① 经 RUB 处理的 AZ31B 镁合金薄板在 300℃与 400℃退火时,基面织构组 分在 RD 方向上变得更加发散,且最大基面织构强度明显削弱。与原始薄板相比, 300℃退火 RUB 薄板展现出较大的断裂延伸率、较小的塑性应变比 r 值与较大的 应变硬化指数 n 值,且其 Erichsen 杯突值提高达~89%。400℃退火 RUB 薄板的晶 粒组织明显长大,其延伸率有所降低,但其 Erichsen 杯突值仍提高达~81%② 经纯剪切变形处理之后,AZ31B 镁合金薄板的基面织构明显削弱且基面由 轧制方向朝 45°方向偏转。与原始薄板相比,经纯剪切变形处理并退火的薄板在 RD、45°与 TD 方向均展现出较大的断裂延伸率、较小的 r 值与较大的 n 值,且其 Erichsen 杯突值提高达~53%。③ 经预拉伸变形及随后退火处理的 AZ31B 镁合金薄板晶粒尺寸显著粗化, 基面织构强度降低。相对于原始薄板,处理后薄板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其 r 值减小、n 值增加、成形性能明显提高,且晶粒尺寸越大成形性能越好,具有最大 晶粒尺寸的经 5%预拉伸变形并退火薄板的 Erichsen 杯突值提高达~65%。④ 通过 RUB 工艺改善 AZ31B 镁合金薄板的织构,研究初始织构对 AZ31B 镁合金薄板在不同温度下成形性能的影响。与原始薄板相比,在室温、50℃以及 100℃下,具有较弱基面织构的 AZ31B 镁合金薄板的 Erichsen 杯突值分别由3.18mm、3.72mm 与 5.72mm 提高到 6.20mm、6.65mm 与 7.20mm,极限拉深比(LDR)分别提高到 1.3、1.5 与 1.7。而当温度升高到 150℃以上时,基面织构的影响削弱。⑤ 通过研究 200℃温度下成功拉深的 LDR 为 2.3 的杯形件,分析了原始 AZ31B 镁合金薄板在拉深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变形行为。拉深杯形件底部未经变 形,显微组织与基面织构变化不大。肩部出现了一些再结晶晶粒,基面织构变化不大。在厚向应变量为 40%的壁部,观察到了更多的细小再结晶晶粒,部分晶粒 c轴倾向于 TD 方向转动。在厚向应变量为 85%的凸缘处出现了大量细小再结晶晶粒, 晶粒 c 轴全部朝 TD 方向发生了偏转且基面织构完全转变为 c-axis//TD 织构。另外, 通过 Schmid 因子分析了基面滑移与非基面滑移的变化。⑥ 通过 RUB 技术改善 AZ31B 镁合金薄板的织构,研究初始织构对 AZ31B 镁合金薄板成形极限图(FLD)的影响。在室温和 100℃下,与原始薄板相比,具有 较弱基面织构的镁合金薄板的最低极限应变分别提高了~79%和~104%,且成形极 限曲线(FLC)的范围明显扩大。当温度高于 200℃时,两种板材的 FLC 几乎重合。关键词:镁合金,织构,冲压成形性能,极限拉深比,成形极限图ABSTRACTMagnesium alloy possesses a hexagonal-close-packed (hcp) structure, which exhibits low form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 because the limited number of active slip systems found in it and traditional rolled or extruded sheet generally exhibits a strong basal texture. From the point of microstructure control, this work aims to improve the stamping formability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s. This work investigated effect of three mi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