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umocu层状复合基板制备及性能研究word格式论文
Classified Index: TB331 U.D.C: 620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u/Mo/Cu LAMINATED COMPOSITE SUBSTRATESCandidate:Supervisor:Xu MingqiAssociate Prof. Xing Dawei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Speciality:Materials EngineeringAffiliation:SchoolofMaterialsScience EngineeringandDate of Defence:July, 2014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摘要本文研究了 Cu/Mo/Cu 层状复合基板的制备工艺及其热膨胀、导热等性能。 结果表明,利用热轧复合工艺获得的“三明治”层状结构基板,结合强度高、 力学性能好;建立基板热膨胀系数、热导率计算模型,求出它们的理论值,并 与相应的实验测量值作对比;在钼层中增加散热通道,有效提高基板散热性能, 以满足不同领域电子封装基板的性能需求。对基板制备过程中的表面处理方式、热轧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后期热处 理及冷轧工艺进行确定。热轧的温度选为:850℃、900℃、950℃,压下量为 30%、40%、50%、60%、70%。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基板的 界面结合效果进行观察,对界面的元素扩散情况进行 EDS 能谱分析,发现在轧 制温度为 950℃、压下量为 60%时,Cu 与 Mo 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且界面结 合效果最好,界面的结合以机械啮合机理和硬化块破碎机理为主。同时发现, 在压下量达到 70%时,钼层会出现裂纹,对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行弯曲性能试验,发现在轧制成复合板后基板整体可实现大角度弯曲。 通过对比轧制前后材料厚度层的变化,得出轧制复合厚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推导出层状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变形的一般经验公式及变形偏差公式,它们 可作为生产中的考虑因素以降低生产成本。对层状复合基板的热膨胀系数(CTE)理论值计算模型及公式进行讨论,并与实验的测量值进行比较发现,在低温时,它们的值均不大,且与理论值较 接近;高温时实验值则远小于理论值;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所有基板的热膨 胀系数呈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分析发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Cu、Mo 的 热膨胀系数差异较大且它们之间的约束力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大。利用闪光法测量基板热扩散系数,并计算得到热导率(TC)的值;推导层 状复合材料热导率理论计算公式,求得热导率理论值。结果表明,基板的热导 率实测值均低于理论值,这主要是受到界面热阻、电子散射、能量损耗等方面 的影响。制备不同厚度层比例的 Cu/Mo/Cu 层状复合基板,获得的基板厚度比例分 别为 1:1:1、1:3:1、1:5:1、1:7:1,并测量它们的热膨胀系数和热导率。发现复合 基板中随着钼层所占厚度比例的增加,基板的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热导率也 相应降低。在中间的钼层中设置了散热通道,通过改变散热通道的直径与间距,基板 的导热性能与热膨胀性能得到调节,设计的直径分别为Φ=1mm、Φ=2mm、ΦI -=3mm,间距为 1.5mm、2.5mm、3.5mm。与无散热通道的基板相比,改变通道 直径热导率分别提高:22.47%、43.71%、63.93%;改变通道间距分别提高: 23.21%、43.71%、58.60%。建立了含散热通道钼板的热应力理论模型,通过模型确定了散热通道区域 热膨胀系数理论值的计算公式,进而提出了“微区 CTE”的概念,并为其理论 值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关键词:Cu/Mo/Cu 层状复合基板;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散热通道;微区 CTEII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fabrication,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duction properties of Cu/Mo/Cu laminated composite substra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s of the substrates were well-defined by hot rolling.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were 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rm在我国医院的应用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rknsbn晶体非线性特性及其在图像处理中应用word格式论文.docx
- crisprcas系统介导在哺乳动物细胞中mir505基因敲除word格式论文.docx
- crswnp患者中th17treg细胞表达失衡及其临床意义word格式论文.docx
- crm系统在保险业客服管理中的应用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rce复合氧化物中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rtka术前与术后关节面接触生物力学及相关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ry11aa4基因的克隆 表达及其在致倦库蚊中受体的初步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rt高表达对二烯丙基二硫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影响word格式论文.docx
- crt促进dc疫苗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unisi合金加工工艺与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unmm=al pt co团簇催化co氧化的理论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unb复合线材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和电学性能的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uotio2光催化处理染料废水分析word格式论文.docx
- cuomxoy催化剂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应用word格式论文.docx
- cuo审审ceo2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甲苯和二甲苯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uotf2催化邻炔基苯甲醛 胺和炔烃的三组分串联反应合成萘甲亚胺衍生物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uphenoih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羟基化催化性能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uqcr0.5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 cuocexzr1xo2tio2催化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柴油机nox的基础研究word格式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