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docx
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 洱海,那碧蓝的湖水,青青的峰峦,点点的鱼帆,袅袅的炊烟,对我们长期生活在帝都雾霾中的人,有着令旁人无法想象的诱惑。下面是学优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洱海
是的,我想有必要去看看洱海。
那一泓蓝的水,匍匐在夜空和苍山的臂弯之中,向我叙说来自天外的消息和过往的秘密。她的神示般的指引,迫使我尽速离开巢穴,抵达她的温柔之乡和缠绵的梦境。
这是三月的一个午后。大巴车从昆明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跋涉,停靠在乍暖还寒的大理州街道,清冷的空气里裹挟着鱼腥和花草相混合的气息,让我有种茫然失措之感。此刻我急于找到要去的双廊镇。据说那里的水更清,天空更加纯粹。
我搭上了一位开私家出租车的白族大哥的车前往目的地。
那是一条环海的路径,由西向东行驶,一路景色旖旎。刚才还阴沉的天气,这会儿突然放晴了,看上去洱海像一幅气势磅礴的画卷,在天空下极尽铺张和招摇,令人肃然起敬!原来洱海并不是海,而是状如人耳的湖泊,于是白族人便将其唤作“洱海”。其面积达二百五十多平方公里,为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是的,此刻我确实被洱海的壮观景象震撼到了,透过车窗我甚至看到了海鸥的影子,它们像自由搏击的闪电,在风浪中追逐和翻飞。它们的尖叫正是我在记忆中所熟悉的样子。
我最终在双廊一个叫“洱雨花夏”的客栈住下来。房东的女儿叫杨凤,她低头写字的样子也似曾在我的梦里出现过。脸是黑了些,但五官精致,明眸中隐含着洱海的风情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
“请问杨丽萍住在镇上哪里?”我来双廊镇的目的多数是因为这个洱海的舞蹈之神。
“她住在玉几岛上。”杨凤给我撕了张票据,“她有两处房子,太阳宫和月亮宫。”
“那我再问你,”我为我的喋喋不休深为愧疚,“你知道‘我在洱海醒来’客栈在哪里?”
“‘我在洱海醒来’?”
“它是我一个朋友开的,不过我们好久没有联系了。”
杨凤摇摇头。她的笑靥像栀子花开。
我不免有些神伤。我记忆中的那位朋友,文字犀利洒脱,曾担任南方某报首席记者,一度风生水起,突然间就隐居洱海了。“我在洱海醒来”,其间蕴含了怎样的痛彻心扉和人生思考呢?而我也恰恰还在人生的边上徜徉和磨砺,对物质、名利和人生理想作着艰难抉择。
是的,这是一条清冷的街道,路边散落的摊位悬挂着丝线和白族服饰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一个游客模样的外地女孩儿坐在小凳子上,接受白族妇女用丝线为其编织头发。很快六根小辫儿编好了,看上去她也像个异族姑娘,头上七彩斑斓,笑起来像花朵般灿烂。随后她在一个摊位上买了几串烧烤,边吃边朝前走去。街角的榕树将她塑造成一幅婉约的剪影,在黄昏的光影里若隐若现。或许我就此可以将其喊住,问问她来自哪里,晚上是否一起去看月亮宫。
最终我租了辆电动车环洱海骑行。事实上我只骑了小小的一段。我停靠在洱海的边上,看苦柳和栀子花在水边伸展并倾诉。阳光从云层倾泻下来,落在海面形成一道壮观的飞瀑,气势恢宏且引人入胜。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水域,我恨不得投身其中,来一次勇敢的畅游。但见清冽的潮水拍击着岸边的礁石,它似乎尝试着向我发出邀请。然而在这一刻我却退缩了。
夜幕落下来,我独自去往玉几岛探望太阳宫和月亮宫,但却有些失望。除太阳宫被某公司以酒店形式天价经营外,夜色中的月亮宫只看到几许灯光。而想象中的月亮也似乎隐在水里,不曾露出半点芳容。
返回的路上我遇见了流浪歌手草海。这个曾毕业于某重点大学土木系的贵州安顺籍青年,因看不惯仕途的潦草繁杂而选择浪迹天涯描述洱海的精美散文作品。据他说一年有三四个月在双廊卖艺,逢旺季便驾车远游。他喜欢一个人独处。他出售个人原创CD《在路上》,每张一百元此刻我算是第六个买他碟的人。
“喜欢听什么?”草海的草帽压得很低,他抱吉他的手在琴弦上匆忙滑出一串音节。
“唱《在路上》吧,我想听你的原创。”我努力捕捉草海在灯影下忽明忽暗的脸。那张隐藏了露水和爱情的脸,也应该镂刻着洱海的苦难与秘密。
草海就弹唱了《在路上》,他的腔调委婉而低沉,验证了一个执着于艺术的歌手在风尘中的跋涉和坚韧。
在百米远的海街,我被另一位艺人所吸引。这位吹箫的女子盘坐在自备的灯下,一首曲子悠扬哀婉,像来自天外的靡靡之音。女子叫萧玲,家住广东茂名,毕业于广东某大学设计系,与民谣音乐人夜郎组建“萧十三郎”后民谣组合。这人后来成了她的丈夫。他们来双廊已经两年多了,身边还带着刚满周岁的孩子。
“今夜卖出几张碟了?”我看到了洱海般深邃的眼睛。
“卖了两张。”她停止了吹奏。她的宽松的裙裾传出海涛一样翻滚的声音。
“算我应该是第三张。”我笑了下,掏出一百元递给她,“能给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