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婚姻家庭继承法之一导论 宋旭明.pptVIP

01婚姻家庭继承法之一导论 宋旭明.ppt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婚姻家庭继承法之一导论 宋旭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例0109:刘本云中年丧妻后没有再婚,含辛茹苦将长子刘忠、次子刘仁抚养成人,结婚成家。刘本云本人身体健康,又是种地持家的好手,一直与刘仁夫妻一起共同生活。2000年以来,刘本云已年近七旬,渐渐疾病缠身,不能劳动,逐渐引起刘仁夫妇的厌恶,不仅不给钱治病,而且经常恶语相向,刘本云只得自己找些草药服治,以致病情加重,刘忠夫妻也从不过问。刘仁夫妇觉得自己一家供养老人太亏,要求兄嫂刘忠夫妻轮流供养,遭到拒绝,由此引起兄弟妯娌纠纷。2001年8月, 刘仁夫妻将其父赶出家门,要他到刘忠家生活,刘忠夫妻又将他赶回刘仁家。村干部召集两家进行劝解和调解,两兄弟达成了供养协议。刘本云由刘仁供养两月,刘忠家供养一月,到期轮换。几个月后,刘忠夫妻拒不执行协议,当其父去刘忠家生活时,被拒之门外,回刘仁家又不被接纳。每当刘忠供养期间,刘本云只得拖着病体去镇上乞讨度日。在镇老年委的支持下,刘本云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要求追究两个儿子的遗弃罪,并承担赡养义务。 试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案例1010:张某现年35岁,3岁时父母离婚随母亲生活,而从此也未再与父亲见面,父亲从未对张某尽抚养的责任。母亲随后又结婚,而继父一直抚养照顾张某至成年。现在继父年老体弱,由张某负责赡养。可前几天三十多年未谋面的父亲突然出现,穷困僚倒,要求张某负责替他养老送终。 试问,张某应当赡养继父还是生父? 五、计划生育原则 (一)定义:通过生育机制有计划地调节人口的发展速度,包括节制生育,降低人口的发展速度,以及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的发展速度。就我国来说,计划生育则是指节制生育,降低人口发展速度。 (二)立法 “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婚16) (三)内容 1. 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3. 有计划、有控制地安排确有困难的夫妻生第二个孩子、禁止超计划生育二胎和多胎,少数民族可适当放宽。 (四)意义。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建国前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立法 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婚姻立法 (1)193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 (2)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 2.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婚姻立法(地区性条例) (1)1939年《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 (2)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婚姻暂行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婚姻家庭立法 1. 1950年《婚姻法》。 2. 1980年《婚姻法》。 3.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 二、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1. 定义: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特征 (1)既调整婚姻关系,也调整其他家庭关系,还调整其他亲属关系。 (2)兼指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 ①形式意义:《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 ②实质意义: a. 宪法和法律。 b. 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 c. 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有关规定。 d.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e.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f. 习惯。 (3)具有伦理性、强制性、一般性。 3. “婚姻家庭法”应当改称“亲属法” (1)非婚同居宜纳入亲属关系调整。 (2)离婚、再婚的增加导致亲属非家庭化比例增大。 (3)大家庭解体导致立法重心偏向近亲属关系。 三、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一)从范围上看 1. 婚姻关系。 2. 家庭关系。 3. 继承关系。 (二)从性质上看 1. 人身关系。 2. 财产关系。 四、婚姻家庭法的法律地位:民法之亲属继承编。 第四节 我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一、婚姻自由原则 (一)定义:男女双方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自主决定婚姻问题,不受任何人的强迫或干涉。 (二)内容: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三)立法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婚3-1) 案例0103:川北山区金子乡村民吴富贵年近三十,高考虽落榜但聪明好学,掌握维修技术,收入较好。因其脸有红色胎记,虽屡经介绍对象却不成。远房亲戚杨德高丧偶多病,与20岁女杨珍相依为命,生活困难。2001年8月,吴送去1000元给杨治病,且表示今后在经济上大力帮助。杨家父女感激不尽。9月初,吴托人携礼提亲。杨德高念其聪明勤劳收入可观,虽其貌不扬但女儿可生活有靠,且有丰厚彩礼可期,遂私下一口答应。 9月15日吴富贵与 媒人再到杨家,商议订婚和彩礼事宜,几经讨价还价后议定吴付给杨彩礼款3万元并负担一切结婚用品费用,定于10月1日举行婚礼。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