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TheMuseumofBiologySunYat-国家标本平台.PDF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TheMuseumofBiologySunYat-国家标本平台.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TheMuseumofBiologySunYat-国家标本平台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 The Museum of Bi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YSBM) 2005-2017 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之路 Yun Li 2017.ii.18 数字化生物博物馆建设总结 标本馆 数字化建设 馆藏和硬件建设 人才培养 (野外采集、标本鉴定和管理) 目前已登记入库的馆藏量为96万余号 饮水思源 馆藏奠基者 陈焕镛(1890-1971) 辛树帜(1894-1977) 任国荣(1907-xxxx)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马文辉堂) 植物馆藏 始于1916年的Canton Christian College,最早的标本采于 1808年。陈焕镛、辛树帜、张宏达等老一辈植物分类学 家为其做出了重要贡献。 脊椎动物馆藏 始于1920年;1928年,辛树帜、任国荣组织的广西瑶山 地区考察。当时采集标本6万余号,奠定了动植物馆藏的 基础。瑶山鳄晰的首次发现,以及第一个由中国人发表 的鸟类新种-金额雀鹛。 张宏达(1914-2016) 历史底蕴 昆虫馆藏的“前世今生” 岭南大学1937年 贺辅民 嘉理思 J.L. Gressitt W.Hoffman, (1896-1986) J.L. Gressitt, (1914-1982) 采集和发表的天牛新种  始于原岭南大学昆虫标本馆,1920s-1930s在贺 辅民和嘉理思博士主持工作期间,采集了大量 标本,奠定了中国半翅目和鞘翅目叶甲科、天 牛科分类学研究的基础。  1952年院校合并,标本交移中山大学。在之后 的半个多世纪里,在蒲蛰龙院士、华立中、梁 铬球、陈振耀等老先生的带领下发扬光大。经 过历年的“前赴后继”,如今昆虫馆藏量已达 70余万号标本 蒲蛰龙院士(1912-1997) 源远流长 博物馆人才培养 昆虫分类与系统进化团队 两栖爬行动物团队 王英勇副教授 庞虹教授,贾凤龙教授,张 丹丹副教授等 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