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白莹洁-作业--课程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走一步,再走一步》 姓名: 白莹洁 工作单位: 玉溪第七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上册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该单元的关键词是“人生”。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瘦弱的,不自信的少年被困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脱险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很强,内容也很贴近七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所蕴含的哲理——将困难化整为零,战而胜之又颇具启发意义,因而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积累生字词,勾画关键词句,复述故事情节。2、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并且能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在概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悟一定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故事)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需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了解他的这段经历。 请一位同学朗读故事? 从本文作者的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热身:? 1、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0年~2016年),美国心理学家、作家。出生于费城,二战时期,曾担任空军飞行员。后成为《纽约客》等知名报刊的专栏作家。致力于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科普文章的写作。他的代表作有:《内在的宇宙》、《爱情的自然史》、《心理学的故事》等。? 2、积累生字词 灼zhuó 寻觅mì 悬崖xuán 附和hè 气喘吁吁xū xū 突兀wù 耸立sǒng 参差不齐cēn cī 怦怦pēng pēng 哄堂大笑hōng 晕眩yūn xuàn 呻吟shēn yín 恍惚huǎng hū 抽噎yē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变化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遥不可及:指很远很远。 惊慌失措: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学生先读自己查阅的内容,教师再展示? 学生齐声朗读、积累生字词 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作者 学习并积累生字词的音、形、义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提取记叙的六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地点:悬崖上 人物:“我”、内德、杰里等小伙伴,父亲 起因:玩弹珠玩腻了,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经过:冒险、遇险 结果:脱险并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默读课文5分钟后抢答 复习记叙文的六要素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第7-17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心理感受和动作的词句,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有何作用?(同桌2人合作完成) 明确:“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心在瘦弱的胸腔中怦怦跳动”、“吓坏了”、“哑着嗓子说”、“阵阵晕眩”、“天旋地转”、 “我听见有人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害怕和疲劳”、 “麻木,一动也不动” 阅读课文第7-17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心理感受和动作的词句,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有何作用?(同桌2人合作完成) 阅读第18-28自然段,探究父亲帮助“我”脱险时,“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原文中勾画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思考 探究人物心理活动及作用 探究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归纳探究文章的主旨 五、创造性阅读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你能想象一下吗? 讨论交流: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所以这位父亲是一位明智,教子有方,对孩子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