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课件.pptVIP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古诗鉴赏-基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性阅读 专题一 掌握关键的读懂诗歌能力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其 (1)句中助词,无实义,起调整音节的作用。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助词,用在单音节形容词或象声词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如: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 14.却 (1)退,退回。如: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 (2)副词,还,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5.忍 岂忍,怎忍,不忍心。如: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宋祁《落花》) 16.杀 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江东士女无端甚,看杀玉人浑不知。(孙元晏《晋·卫玠》) 17.煞 副词,极,很。如:为别后、相思煞。(柳永《迎春乐》) 18.生 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如: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辛弃疾《生查子·独游西岩》) 19.无端 无因,无缘无故。如:锦瑟无端五十弦。(李商隐《锦瑟》) 20.无赖 (1)调皮可爱。同“亡赖”。如: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再如: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 (2)无才,无能。如: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3)撒泼放刁,蛮不讲理。如: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黄宗羲《柳敬亭传》) (4)无奈。如: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杜甫《绝句漫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是古典诗歌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读者。古人由于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游失意、仕途坎坷等原因,再加上道路崎岖,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此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之际感时触景,引发远人思乡、闺中怀人、思念亲友之情。其标题很有特点,如多含“驿”“客”“店”“次”“泊”“旅”“寄”“行” “宿”“月”“忆”“思”等能够体现漂泊行旅、客居思乡之意的词语,或有“元宵”“寒食”“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古代节日名。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意象。意象是鉴赏羁旅思乡诗的最佳突破口,要特别留心四种意象:①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2.明情感。这类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①羁旅孤凄之愁,②恋家怀人之思,③怀才不遇之苦,④厌战思家之情。 3.晓手法。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故园之思深浓),另外“对面落笔”(对写法)、虚实相生手法也值得关注。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暮春 赵长卿[注] 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注 词人是宋朝宗室,“靖康之变”后,北宋亡于金人,宗室纷纷南迁,最后定居临安一带。 边练边悟5 鉴赏 鉴赏 这首词上阕写思家,起首二句用的是比兴手法,以征鸿比喻漂泊异乡的旅客,以归燕兴起思家的情感。然而鸿雁秋去春来,离乡后犹能回到塞北;而这些南来的词人却永远远离故土。因而他们看到北归的鸿雁,总有自叹不如的感觉。此词云“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国消息茫然”,就带有这样的思想因素,它把词人郁结在胸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倾吐而出,犹如弹丸脱手,自然流畅,精圆迅速,深深地击中读者的心灵。 第三句表达了惆怅自怜的感情,按照常情,鸿雁秋分后由北飞南,春分后由南回北;燕子则是春社时来到,秋社时飞去。这里说“一春憔悴有谁怜”,则总括上文,说明从春分到春社,词人都处于思乡痛苦的煎熬之中,因而人也变得消瘦了,憔悴了。在这样凄苦的境遇中,竟然一个理解他的人也没有。一种飘零之感、羁旅之愁,几欲渗透纸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推想,其中不无对南宋投降派发出的委婉的讥讽。是他们同金人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置广大离乡背井的人民于不顾。在这样的形势下,还有谁来体谅像赵长卿这样的贵族子弟?寥寥七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 四、五两句,愈觉韵味浓醇,思致渺远。“寒食夜”系承以上三句而来。词人怀念家乡,从春分、春社,直到寒食,几乎经历了整个春天,故云“一春”;而词中所截取的生活横断面,恰恰就在这寒食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