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寂寞陶渊明
寂寞陶渊明
???? 品他的人,你会读到一份真:真我、真诚;品他的文,你会读到另外一种真:真挚、真情。他,他就是中国田园派诗歌的鼻祖----陶渊明,在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的心中,他的名字代表着人格的完美与高洁,他的朴素自然、真实平淡、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诗歌的一朵耀眼、幽香的奇葩,他的精神境界、以及他所创造出的“桃花源”,让人们心灵受挫后,在这里纷纷找到自己栖息的家园。 ????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啊,陶渊明不仅仅安放好了自己的灵魂,还帮助仍在尘世奔波的人们,竖起了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坐标,警醒我们要“迷途知返”。 ???? 他寂寞吗?是的,他寂寞,用世俗的眼光看他,他的一生非常寂寞,非常“枯槁”,但是,以超俗的眼光看,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品一起,为后人筑起了一个“巢”,一个洁净的精神家园。 ???? 我欣赏他,就用金代元好问的话来评价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因此,我把白尘的这篇优秀散文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 寂寞陶渊明(散文节选) ?????????????????????? ???? 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这不光是对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就是在现代社会,能把他引以为知己者应该已经不多。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精神,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哪里还有闲功夫和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饮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感到不屑,那不啻有天壤之别。 ???? 我们这样在喧闹的尘世中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这样在繁杂的市声里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空隧道,不妨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 ???? 且让我们想象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清爽的河风,立于船头,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 从繁华的官场抽身而退,谁能理解他的寂寞?作为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步入试图、承接家风乃是社会的通常要求;而对一个少有高趣、心存不灭理想又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来说,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也须得进入社会的权利组织;即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生活,也得去做官。实际上,自陶渊明41岁归田到他63岁辞世,这漫长的20多年的时间里,他未尝一日忘却澄清天下的理想。鲁迅曾经提醒人们注意平和的陶渊明,因为在他背后还有刚猛雄放的一面,那就是我们理解的他不曾一日淡忘少年时的抱负。而且,他并非没有再度出仕的可能。统治者参加在他49岁和54岁时两次征召他为著作郎,他都毫不动心。 ???? 将自我从内名利中放逐,他走得这样的彻底,没有一点藕断丝连。是为什么使得陶渊明意志如此坚决,再也不愿将自己侧身官场?从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表白,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倾诉,可以感受到他孤洁高傲的人格理想与污浊昏朽的社会现实背道而驰。正式经历了丑恶官场的历练,感到深深厌倦之后,才有毅然背弃的举动。“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欣然有喜、、、、、。”这是一个天性热爱自然、不喜逢迎的人,置身名利场,无异于笼中之鸟,有何快意可言?“世与我而相违”,“门虽设而常关”,从寂静的树木草丛中,从袒露的石头泥土中,从悠悠的空气和风中,从“农人”“亲戚”的“情话”中,他真正领受到了生命回复本性的快乐和幸福。 ???? 弃绝浮华,返璞归真,在寂寞之中安放疲累的灵魂,陶渊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 ???? 乱世中,当我们见多了沽名钓誉、贪饵吞钩、奴颜屈膝、背信弃义等等卑劣无耻的行径之后,他这样安守寂寞、独善其身,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执着的坚守他的精神家园,将种豆、采菊、饮酒、读书、睡眠、行路、乞食等日常生活和花草、飞鸟、片云、鸡鸣、狗吠等日常景物诗话,甚至将死亡也诗话,“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有什么能够和这诗话的人生相比呢? ???? 陶渊迷宫内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再的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 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请与千年诗魂一道,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