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赤壁怀古四有课堂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念奴娇 赤壁怀古四有课堂教案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苏东坡的生平思想及豪放词的特点。 2、?理解本词的内容及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感受词人一吐胸中块垒的豪壮情调,领会豪放词雄壮的意境。 2、了解借古抒怀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领会词句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让我们踏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生听配乐朗诵,感受诗歌意境。 2、让生齐读诗歌,师正音。并让生用一两个词概括读诗的感受。 师明确:豪迈、雄壮 3、让生再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阕分别侧重写什么?用一两个字概括。 师明确: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和抒情 三、互动解疑(精讲、师生互动) (一)赏析词的下片 1、师问:上片写景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拟一个标题。 师明确:上片选用了大江、峭壁、惊涛骇浪、故垒、乱石、岸、千堆雪等意象。这些意象开阔大气:汹涌奔腾的大江,直刺云霄的峭壁,惊涛骇浪猛击江岸,不仅让我们看到巨浪似雪,更让我们听到巨浪如万马奔腾的巨响!这种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周瑜 苏轼 年龄 赤壁之战时34岁 贬官黄州时43岁 生活 小乔初嫁,幸福美满 发妻早死,贫困潦倒 外表 英俊潇洒 早生华发 官职 东吴大都督 黄州团练副使 事业 功成名就 一贬再贬 ?背景补充:元丰二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八年哲宗亲政,再贬广东惠州,后又贬至海南儋州。徽宗即位,遇赦北归途中,病逝常州,年六十六。 ???通过比较,我们看出两人处境截然不同,作者塑造出了这个少年得志,豪情万丈的英雄形象,寄托了他对周瑜的无限崇敬,也抒发了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情怀。但是反观自己的现实遭遇,却是壮志难酬,白发早生,难掩内心苦闷,无奈。 苏轼这种既仰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又因报国无门失望苦闷甚至悲愤的复杂感情,梦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真实又感人,让人痛心不已,读来荡气回肠! 那么,写周瑜目的是表达崇敬与羡慕之情,并寄托自己壮志难酬,渴望建功的情怀。(师补充:这种借古人古事抒发情感的手法就叫借古抒怀。) 5、情景一练(生生互动):苏轼晚年对自己的一生总结为:“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里有一副对联的上联,我们来对对下联: 周瑜: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 。 师明确:州州贬官。 6、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这种现实的不公对于苏轼而言可谓不顺到了极点了吧,因此他便有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感慨。“多情应笑我”课文注释里说的明白,是“应笑我多情”,但是还是留给了我们一个问题,是谁在笑苏轼多情呢? 师明确:自嘲/周瑜 7、师问: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那么对此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师生互动)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8、对于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的思想感情,历来就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积极旷达的情感,有人认为是消极失落的情感,结合本词的特点及作者人生经历,推测此时苏轼内心的想法。 换做你是苏轼,在官场备受倾轧后的你站在长江边,你会如何处理这杯中之酒?能否表演一下这个动作?(生生互动) 学生讨论交流后师明确:苏轼写周瑜一世豪杰,风流潇洒,就表现出他对周瑜的羡慕。一个人羡慕英雄,热爱英雄,他的骨子里就一定有着英雄基因。苏轼羡慕英雄,他本身就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现实中却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就产生了——心灵的苦闷。苏轼如何来化解内心的苦闷呢? “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倒了一樽酒,倾洒在长江里。我们通常是借酒消愁,把苦闷装进酒里,喝进肚里,但是苦闷还在我们心中。苏轼却非常潇洒地把内心的苦闷吐出来,倒进酒杯里,倾洒在长江里,让长江的水带走自己的苦闷。词人就排解了、化解了苦闷,精神就得到了解脱。这种人生态度就叫做旷达。不把宠辱放在心上,让这些苦闷都随着长江水流去吧,我要快乐的对待今后的每一天生活,享受这自然的美景,享受这赤壁的壮丽。 ?小结:上阕我们概括了,豪放词在选景上的特点是“描绘壮阔之景”,那么从下阕来看豪放词在抒情上的特点是: 明确:抒发豁达之情。 四、课内一练(生生互动)-—链接高考(2006年辽宁卷第16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