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是党员,我带头(徐中元)
我是党员,我带头
——记优秀党员徐中元同志先进事迹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同志,他一无头衔,二无官职,他是中国8亿农民中的一员,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农民却在一片贫瘠坑洼的土地上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使那里呈现出一片果园飘香,五谷丰登的壮丽景象。
他叫徐中元,几十年前他和许多农民一样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祖辈几代都在地里辛苦刨食,可产量不高收入也很少。静下来他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怎样才能改变贫穷农民的现状呢?”我是党员,我一定得带头!带着这信仰,他变卖了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购置了《关于产业结构调整》,《水果,水稻 栽培种植技术》等书籍,报刊。先后去过浙江,南昌,江苏,农大等地咨询专家教授。接着就在自家地里搞起了试验田,他开垦荒山,曾种植过:草莓、葡萄、果桑、板栗、杨梅、枇杷、桃、李、杏等。只要南方适宜种的水果,他都有乐此不疲。实验、失败、总结。再试验、再失败 、再总结。这时妻子恼火了:“我平时连酱油都舍不得买,咱还住在这岌岌可危的土墙房子里,这个家经得起你这样折腾吗?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面对妻子的抱怨他头也不回的毅然扎进田埂里去了。
1985年,在上级组织的关心下,由徐中元主持筹建了东安园艺场,发展苗圃20多亩,果园230多亩,成为了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经过十几年的自学和实践,他的种植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了。
村民们看到他家果园飘香,五谷丰登,收入与日俱增,略微心动。借此,徐中元及时耐心的向他们宣传多种经营、产业化种植的好处。它不仅可以增加收入,美化环境,还保持水土,利国利民,可谓一举多得啊。村民们见事实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纷纷加入到果树栽种的行列中来。徐中元把十几年摸索出来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周边的农户和园艺场的职工。短短几年,近到本村、本镇、寿安,远到乐平、婺源到处都留下了他的科普足迹。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民,他还开办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庄稼医院,专门为果蔬,水稻种植户排忧解难,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指导他们施肥、打药、剪枝、收果。
2008年,村子里的桃树突发一种奇病,久治不愈,大面积减产,村民们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查来查去查不出什么原因。这一事件也引起了市农业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派遣技术员和徐中元一同来到果树前查看病情研究对策,最后确诊为难得一见的褐腐病。市里准备争取十几万的立项资金来攻可这个难题,徐中元考虑到事情的严重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他借开会的机会请教了一位台湾专家来化验病菌,并咨询省园艺所的科研人员,再结合自己多年防治病虫的经验,结果,不费钱不费力,就轻而易举的给解决了。
现在已经50多岁的徐中元已被人称为老徐了,由褐腐病使他意识到,社会生态环境的破坏,细菌名目的增多,仅靠有限的时间和知识是不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他开始学习使用英特网,从孩子们那学习打字,利用网络资源继续学习。同时,为了村民也能共享网络资源,他把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终端站点安到了自家的二楼,自家的二楼原本是留给自己儿子结婚时用的,一直未装修。现在,为了村民能更快更好的通过远程教育学习,他愣是不管不顾的把二楼装修刮白,配齐桌椅橱柜,书籍报刊,免费提供各种时期的病虫预报,定期组织培训,发放学习资料。只为农民不再遭受类似褐腐病所带来的损失啊。
儿子说他傻:“公司还有商业机密呢。你把一辈子苦心积累的技术经验就这样白白的奉送给别人,你这是为了什么啊?”徐中元回答的很朴实:“孩子,这不为什么,我是党员我带头啊!”因为他深深的明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大家都富了,才是他最大的心愿啊!是啊,我是党员,我带头。就凭着这句朴实无华的话,东安村的果农由最初的20多户发展到220多户;果园面积由200多亩发展到2400多亩;由此还带动了果蔬贩卖行业、运输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800多人,人均增收1500元,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同时还发展村民成立东安园艺水果专业合作社。去年,全村农业产值550多万元。果业产值达560多万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民们纷纷拆旧房、建新房、购空调、买汽车着实买入了小康生活。
现在的老徐就更忙了。找他有时很容易,在田间,在地头,在培训班的课堂上,在种植户的家中,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可有事找他又很难,家人说他早出晚归看不见身影,园艺场的职工说他刚来就走了,农民说他才来查看水稻病情又被人找走了,打他的手机没说几句话,他就在抱歉声中匆忙挂了机。家人不理解他,可是老百姓理解他,信赖他,感谢他,感谢他为农民的增产增收,不辞辛苦的日夜奔波着、操劳着。
30多年过去了,他的工作很简单,简单的30年没有离开过那片田,那片地。
30多年过去了,他的人生很艰辛,他用满鬓斑白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