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pptVIP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嵘强调,诗歌的产生是由于心灵受外物之感荡,诗歌的本质就在于抒发情性(照应开头“气之动物”一段)。因此自然界四时变化对人的触动,社会生活给人的种种切身感受,都要借诗歌伸展其义抒发其情。从他特别举出“楚臣去境,汉妾辞宫”、“塞客衣单,孀闺泪尽”等事例,可见他更强调以诗抒发不得志、不如意的怨悱之情。 钟嵘所强调的怨情又主要是个体的离群生怨之情,而不是怨刺上政的社会化怨情,这就淡化了儒学诗论的教化功用色彩。因此,他评品诗人时,将《古诗十九首》、李陵、左思等怨情诗人诗作,将曹植、刘桢、王粲、陆机、潘岳、谢灵运等个性强的诗人,均列为第一品。 讨论:钟嵘钟嵘“托诗以怨”与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异同。 2、创作原则——自然直寻 钟嵘从“情性”说出发,认为诗歌“吟咏情性”,不贵于用事,古今好诗,皆由“直寻”。所谓“直寻”,就是直接描写感受,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感,具有“自然英旨”,而不需要借助许多“故实”,使诗文“拘挛补衲”,不流畅自然。他批评“四声八病”说过于讲究声律,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在他看来,曹、刘、陆、谢,不闻宫商、四声,照样写出好诗。他主张“清浊通流,口吻调利”的自然和谐的音律。钟嵘对用事与声律的态度,表现出他崇尚自然之美的审美趣味。 3、审美旨趣——滋味有余 强调赋比兴酌用,风力与辞采并重,具有无穷的韵味。 首先,钟嵘指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认为五言比四言更有滋味,因它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等方面更为“详切”(详尽真切),也就更具表现力。 其次,诗如何具有“滋味”?钟嵘认为,第一,赋比兴三义酌用,不能偏用一种。如果只用比兴,作品就会过于深奥隐晦,只用赋体,作品又会过于浅露直白。第二,“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即以风骨为主干,以辞采为润饰,将风骨与辞采和谐统一(他评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第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即使接受者品味无穷,感动不已。达此三点,“是诗之至也”,也就是最有滋味的诗。 这里,钟嵘对赋比兴的解释,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将“兴”放在第一位,突出了“兴”令人触发感动、回味无穷的素质。挚虞说:“兴者,感发之辞也。”(《文章流别论》)刘勰说:“比显而兴隐。”(《文心?比兴》)“隐”,就是不直露、不确定,能引发人更多的想象与联想。所以钟嵘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其二,注重它们在艺术表现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而避开了汉代以来政教美刺的说法。(如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讽。”) 本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文人相轻 文气说 诗赋欲丽 诗缘情而绮靡 为情而造文 神思 风骨 六观 滋味说 托诗以怨 直寻 二、简答题 1.曹丕是如何论述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的? 2.简述曹丕文体论的主要内容。 3.曹丕是如何论述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的? 4.“文学的自觉时代”有哪些表现? 5.简述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6.简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7.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其间的关系怎样? 8.简述《文心雕龙?神思》篇的对想象构思的描述。 9.钟嵘《诗品》的主要理论内容有哪些? 10.钟嵘是如何论述诗歌的艺术性及其批评标准的?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典论?论文》显示了文学批评的新气象? 2.综述《文赋》论述创作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 3.如何看待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4.刘勰是如何论“情”与“采”的关系的? 5.钟嵘是如何论述诗歌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根源的? 6.评述钟嵘对于兴、比、赋的解释。 7、比较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和钟嵘“托诗以怨”的联系与区别。 (一)论创作心理 陆机的《文赋》是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创作专论,其论文章文学的中心问题也由此前热门的“才性论”转变到“文心论”上来,“得其用心”一语标志着“文心”引起关注。陆机《文赋》中以创作心理学思想的中心是,围绕“物——意——文” 对创作心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出论说。 ① 创作发生理论 以虚静之心观察万物,以古代典籍颐养情志(“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坟典”),随四时、万物的变化,而生悲喜之情感,树立高洁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从先辈的品德著述中,获取精神力量。 ②创作构思理论 1)心思集中(“收视反听,耽思傍讯”);2)不受时空的限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3)始终伴随着“情”与“物”(“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4)广泛吸取前人文章的精华(“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5)推陈出新(“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陆机所论构思与想象,重在强调内心虚静、自由开放、情物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