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春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课弈喻课件
畅言教育 长春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谢谢观看! 畅言教育二维码 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 畅言教育 第八单元·第18课 弈喻 清代学者钱大昕看人下棋,见一位客人屡败,就讥笑他失算,总想指点几招。过了一会儿,这位客人请他下棋,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就占了上风;快到中盘时,他就难以招架;棋局结束时,客人赢了他13个子儿。这件事引起了钱大昕的一番感悟,写下文章《弈喻》。 新课导入 1.了解钱大昕其人; 2.学会实词含义; 3.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4.掌握文中所讲为人治学的重要原则,学会时时处处自省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钱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生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逝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18世纪中国的杰出学者,乾嘉时代的史学大师。青少年时代成长在文化氛围浓郁的江南地区,就学于苏州紫阳书院,与王鸣盛(钱之妻兄)、王昶(chǎng)、曹仁虎等同学,诗名甚著,号称“江左七子”。著有《潜研堂集》。 整体感知 “弈”就是下棋,《弈喻》题目的意思是用下棋来打比方。从题目可知这篇短文是用下棋来讲道理的。 检查预习 昕(xīn) 数(shuò) 嗤(Chī) 顷 (qǐng ) 辄(zhé ) 赧(nǎn) 訾(zǐ) 度(duó) 着(zhāo) 讳(huì) 暇( xiá) 课文朗读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矣。 检查预习 第一段实词解释 予:我。 弈:棋,这里指下围棋。 于:介词,在。 数:屡次。 嗤:嗤笑,笑话。 失算:算计失误。 辄:就。 易置之:代其下棋子,改变他下棋的路数。 易: 变易,取代。 逮:及,赶得上。 顷之:过了一会儿。 颇:很,非常。 检查预习 易:轻视。 甫:刚刚。 数:几个。 得先手:下围棋时掌握了棋的主动权。 益:更加。 苦;艰苦。 第一段实词解释 智:智谋,智力。 尚:还。 竟局:结束一局 ,竟: 结束。 数:计算。 赧:因羞愧而脸红。 出:说出。 而已:罢了。 检查预习 第二段实词解释 今:现在。 学者:学习的人。 訾:诋毁。 失:过失。 居:相处。 乐:喜欢。 称:谈论。 固:本来,固然。 然:但是。 易地:交换,彼此交换地位。 度:推测,估计。 果:果真,果然。 指:指出。 求:寻找。 暇:闲暇,空闲。 整体感知 文章分为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分(1):叙述观棋下棋经历。 第二部分(2):借下棋喻理。 合作探究 1.本文是以下棋作比喻来阐明道理的,作者如何描述自己下棋的一番经历?叙述了自己怎样的经历? 文章十分简要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友人寓所的一次下棋经过。 写了自己嗤笑别人不如自己,结果却吃了轻视他人的苦头,以致“不能出一言”。 合作探究 2.作者在写完下棋的事以后,本已水到渠成,可以直接即事言理,点明题旨,但是,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却写起读书事来生发议论,一句也没有涉及与下棋有关的事,这是为什么? 作者由下棋想到生活中诸多现象,揭示了“吾能知人之失而 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这样使内容更加有意蕴、有深度,引发读者深思。 合作探究 3.“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中“吾求吾失”的含义是什么? “吾求吾失”是 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永远处于不自满的境界。 从这个角度说,自己的“失”一旦自觉发现乃是一大“得”,失与得的辩证关系,为下文预伏脉理。 合作探究 4.本文借下棋为喻,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本文提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1)作者是以自己切身感受“ 现身说法”,叙述为后文说理议论服务,先讲故事,深入浅出,通俗,易为人接受。 (2)本文通过作者观棋、下棋的独特体验的叙述,并结合现实中那些喜称人过、爱吹毛求疵的人的行为,说明了观人之失易,见己之失难。警戒主观臆断、骄傲自大、强不知以为知的人,从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识字第1课神州谣课件.ppt
- 2017版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草《送元二使安西竹石》课件2语文S版.ppt
- 2018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课蜗牛的奖杯.ppt
- 2018新人教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第1课神州谣课件.ppt
- 2018新苏教版语文二下第2单元第4课我学写字课件第2课时.ppt
-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7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第二十课雪孩子课件.ppt
- 2018新苏教版语文二下第6单元第17课智慧鸟信箱课件第1课时.ppt
- 2018新苏教版语文二下第6单元第16课晚上的太阳课件第2课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