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节 膜壳绦虫病(P121) 病原: 绦虫纲Cestodaria 圆叶目Cyclophyllidea 膜壳科Hymenolepididae 膜壳属Hymenolepis 伪裸头属Pseudanoplocephala 剑带属Drepanidotaenia 皱褶属Fimbriaria 膜壳绦虫病,是由膜壳科的多种绦虫引起多种动物的绦虫病。 中、小型虫体,头节上有可伸缩的顶突,顶突上大多有小钩;节片通常宽大于长,有一组生殖器官,生殖孔为单侧;睾丸大,通常不超过4个。 一、剑带绦虫病(乙) 二、皱褶绦虫病(丙) 三、禽膜壳绦虫病(乙) 四、鼠膜壳绦虫病(丙) 五、猪伪裸头绦虫病(丙) 一、剑带绦虫病(P123-295) 矛形剑带绦虫属膜壳科,剑带属。 寄生于鹅、鸭的小肠内。主要危害幼禽。 中间宿主:剑水蚤 为世界性分布,多呈地方性流行。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均有报道。 对幼维危害严重。 1.病原形态 虫体呈乳白色,前窄后宽,形似矛头,长达13cm,由20~40个节片组成。 头节小,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8个小钩,颈短。睾丸3个,呈椭圆形,横列于节片中部偏生殖孔的一侧。生殖孔位于节片上角的侧缘。 矛形剑带绦虫 2.生活史 孕节和虫卵随终末宿主粪便排至体外,在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发育为似囊尾蚴。 鹅、鸭等禽类吞食含似囊尾蚴的剑水蚤而受感染。约经19天的发育变为成虫。 其含六钩蚴的虫卵,在平均气温31.3℃下发育需要7天,30℃需要9天,22.5℃需要10天,15.4℃下需21天才能发育为成熟的似囊尾蚴。 本虫的虫卵在室温10~22.5℃的情况下保持1~8天有高度的感染能力。 3.流行病学 幼雏最易感,严重感染者可引起死亡。 成年鹅往往为带虫者。 前苏联曾发现2周至3个月的雏鹅常常由于本虫的寄生而大量死亡,成鹅的感染率可高达70.2%。 我国福建鹅感染率为41.26%,感染强度为每只鹅2~8条绦虫,最多的有26条成虫。5~7月,剑水蚤数量多,感染率最高。 4.致病作用及症状 患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泻,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受阻,贫血,消瘦等。夜间病鹅伸颈、张口,如钟摆样摇头,然后仰卧,做划水动作。 5.诊断 粪便中检出孕节和虫卵便可确诊。 6.治疗 常用药物有 氢溴酸槟榔碱:剂量为1.0~1.5mg/kg体重,溶于水内服,投药前绝食6~20h; 硫双二氯酚:30~50mg/kg体重,制成小丸投服; 吡喹酮:剂量加10~15mg/kg体重,一次投服; 丙硫咪唑:剂量为20~25mg/kg体重,一次投服,药效良好。 7.预防 对成鹅进行定期驱虫,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在流行区,水池应轮换使用,必要时可停用1年后再用。 另外水池轮换应考虑季节,5~7月时必须引导家禽进入岸旁没有水草的水池内较为安全, 游禽场最好设在开阔与干燥的高地,或选在附近水流较急的河岸。 二、禽膜壳绦虫病(P121-295) 禽膜壳绦虫病是由膜壳科,膜壳属的膜壳绦虫寄生于陆栖禽类和水禽类的小肠中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禽膜壳绦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已知的禽类膜壳绦虫达20余种。现以陆栖禽类和水禽类膜壳绦虫的代表种加以叙述。 1.病原形态 陆栖禽类的代表种为鸡膜壳绦虫,寄生于家鸡和火鸡的小肠中,成虫长3~8cm,细似棉线,节片多达500个。头节纤细,极易断裂,顶突无钩。睾丸3个。 水禽类的代表种为冠状膜壳绦虫,寄生于家鸭、鹅和其它水禽类的小肠,虫体长2~19cm,宽0.25~0.30cm。顶突上有20~26个小钩,排成一圈呈冠状,吸盘上无钩。睾丸排列成等腰三角形。 2.生活史 鸡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为食粪的甲虫和刺蝇。 冠状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为一些小的甲壳类和螺类。 3.致病作用及症状 鸡膜壳绦虫寄生多时可达数千条,但致病力不大,对雏鸡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冠状膜壳绦虫致病力较强,主要危害雏禽,甚至可引起大批死亡。常呈地方性流行。 4.诊断 粪便中找到孕节和尸检时发现虫体可做出诊断。 5.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有:硫双二氯酚、吡喹酮和丙硫咪唑。 * * 短小膜壳绦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景观设计概述》课件.ppt VIP
- 浙江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docx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9人(第三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技术要求》.doc
- 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