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下第二单元新建-极速写作-2017-.docx
单元教材分析: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 ──《牧童》 《舟过安仁》 《清平乐?村居》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 《童年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 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我们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种难言的亲切感和温馨会久久地萦绕在我们心头。学习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3.理解诗词的意思,结合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作者这种情感是怎么表达的。▲4.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求源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学情分析: 对于本组教材学生十分感兴趣,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容易掌握,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这时学习的难点。教学方法措施:1.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2.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注意丰富语言积累。3.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资料 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2—16课时。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1课时5 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声画结合,引入诗境。1.出示课件:牧牛晚归图。背景音乐:丝竹曲。2.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说。3.唐代诗人吕岩和大家一样被牧童那自在的生活所吸引,用短短的28个字生动地表达出来了。4.教师诵读《牧童》。 二、初读古诗,感受韵律。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读流利,认一认生字。2.把这首诗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读得好,大家表扬他;读得不够好的,大家帮助他。3.反馈:(1)出示生字卡“笛”,指名读,读准字音。(2)指名读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并请同学评读,纠正读音。(3)齐读古诗。【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三、品读古诗,再现意境。1.指导第1、2行,进入情境:让我们再次走近牧童,去看看他那悠然自得的村居生活吧!(1)出示课件: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什么。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体会到绿草繁茂,感受到牧童的快活?师述:的确,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2)请学生读,师生点评,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与情感。(3)教师范读,请学生评议。(4)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齐读。2.指导第3、4行,与诗情对话:师述: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课件显示图) 。这正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请同学们自由读这句诗,注意读读书中的注释:(1)读了这句诗,你知道了什么?(2)设题引猜: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3)师述: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4)指名读。(5)男女生赛读。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读整首诗。全班齐读。 四、诵读古诗,升华感情1.看来,这位天真烂漫,纯朴自然的牧童已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你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2.师生合作背。3.指名配乐背。4.配乐齐背。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山村迷人的暮色,认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知道这样的诗吗?指名读。课件出示相应的诗和情境图。如《所见》、《小儿垂钓》、《清明》、《村晚》……2.同学们课后,再收集这样的诗,我们开一个“诗歌展示会”,读一读,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 检测题:配套练习册第16页。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