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 ——读 后 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讲学: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学习。 学,不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若是只懂得嘴尖皮厚 腹中空的话,蛮不讲理,一无是处,那么,这个人就在这 个世界上只起到了绿叶的作用——衬托红花。 《论语》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铁铮铮的事实,人要学习。 首先要有兴趣,再者就需要恰当的方法,最后,需要 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动力。 《论语》讲孝:????? 孝道,在中国古代至今天都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而在这部著作之中,也毫无疑问的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人 不孝则非正人君子,此类人鲜矣,《论语》大概一半左右 都牵扯到了这个“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认为百家之正 统的儒家学派把孝道推广的非常广泛,巩固了孝道在人们 心中的地位。 《论语》讲政: 政治,自古以来一直才是世界上真正占据主要地位的 事,论语中对待政治,主讲一个子——仁。对于政治来讲, 要想成功的治理国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 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只有仁。这一点儒家的选择是很正 确的,但不知为何,儒家的政道并未被自古以来的各大王 朝用于主要政道,实是一件痛苦之事。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 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 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 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 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 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 去?答案是肯定的。?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的意思是,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 感到疲倦。 教师要做到“诲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教师教育孩子要耐心”,我们经常这样说。但事实上, 我们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老师会在课堂上 生气发火,这是我们还没有学会耐心的佐证。 “诲人不倦”四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 心, 所以,作教师的,应该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孔子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原则:“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曰: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其“好学”、“乐学”。 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 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 ? 教学上,老师应该看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正 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有的学生或 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从思维类型上讲, 也有长于形象思维和善于逻辑推理之分。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注重因人而宜启发诱导,针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必须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 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 ? 谢谢大家! * * 邢永明 2010.6 论语读后感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简介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