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与文化第七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名与文化第七讲

第七讲 地名变化与社会文化 主讲: 联系方式: 自古以来,地名有其稳定性,同时又有变动性。地名的变动多种多样,有的因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有的因避讳而更改。然而,大多数地名的变化更改,与社会行政区划、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心理文化等有密切关系。 第一节 地名变化与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建制: 中央——省——市——县——乡——村 民族区域的行政建制: 中央——自治区或自治州——自治县、自治镇——自治乡 行政管理文化会直接影响到地名,尤其是其中的通名。 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迁 秦汉:中央——郡——县; 魏晋南北朝:中央——州——郡——县; 隋唐五代:文帝取消郡,中央——州——县;炀帝恢复,中央——郡——县;唐初,中央——州——县;唐乾元后,中央——道——州(府)——县。 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迁 宋金:中央——路——府、州、军、监——县四级多层制。 元明清:设行省制度,路降为第二等地方行政区划,明取消路。 ——以上行政区划的变迁直接影响全国地名的行政通名。 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变迁 河北道——河北路——直隶省(河北省) (唐代) (宋代) (清代) 第二节 地名变化与社会心理 在人们的心理中,总是喜欢地名取得好听些、吉祥些、自然些、文雅些。 改除粗俗之名,变更洋地名。 更改粗俗、不雅的地名 在北京的胡同里,也有很少数的胡同名粗俗、不雅,令人听起来很不舒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些粗俗地名自然要逐渐改正过来。 1.有关动物尾巴、肉、皮毛、粪便的胡同名。 羊尾胡同——扬威胡同; 猪尾巴胡同——朱苇箔胡同; 猴尾胡同——候卫胡同; 驴肉胡同——礼路胡同; 牛血胡同——留学胡同; 臭皮厂胡同——寿比胡同。 …… 2.有关人的肢体胡同名,粗俗不雅,也多更名。 嘴巴胡同——醉葩胡同; 胳膊胡同——华百寿胡同; 大脚胡同——达教胡同; 小脚胡同——晓教胡同。 3.有关用具、用品及其他不雅的胡同名,均更名使其雅致些。 烧酒胡同——韶九胡同; 油炸鬼胡同——油果胡同; 烟袋胡同——燕代胡同; 苦水井——福绥境; 干水桥——甘水桥; 罗锅巷——锣鼓巷。 更改外国租借的洋地名 1.以人名命名 今保定道时称巴克斯道——巴克斯曾任英国驻华公使,是侵华英军的决策人物; 今湖北路(由唐山道至南京路段)时称戈登道——戈登曾任英国侵华军工兵上尉,参与进攻北京掠焚圆明园,后被苏丹人民击毙; 今安徽路时称马开内道——马开内是英国首任来华使节; 今烟台道时称博罗斯道——博罗斯是英国驻华公使; 今河北路(营口道至南京路段)时称盛茂道——盛茂是英海军中将,八国联军将领; 2.以英国本土或殖民地的地名命名 例如伦敦道(今成都道)、牛津道(今新华南路,南京路至马场道)、剑桥道(今重庆道,河北路以东)、新加坡道(今大理道)、香港道(今睦南道)、爱丁堡道(今重庆道,河北路以西)、都柏林道(今郑州道)、马耳他道(今衡阳路)、孟买道(今潼关道)等。 3.以地区特征命名的街道 如马场道、河坝道(今台儿庄路)、红墙道(今新华路,营口道至南京路段)、公学道(今耀华路)、围墙道(今南京路,营口道至徐州道段)、小河道(原上海道,营口道至徐州道段)等。 后来,在爱国和民族自尊心的强烈作用下,近代租界的许多洋地名,后来都改成了中国地名。 喇喀纳路——崇德路;(法驻华大使) 吕班路——鲁班路;(1893年法驻上海公使) 康悌路——建国东路;(1912年法驻华公使) 霞飞路——淮海中路;(一战中法国将领) 贝当路——衡山路。(一战中法国主要将领) 第三节 地名更改与政治文化 有些地名与社会政治文化密切相关,反应了当时的社会政治观念和政治形态。 武定侯胡同——明武定侯郭英; 永康侯胡同——明永康侯徐忠; 彰武伯桥——明彰武伯杨信; 王府井大街; 石驸马大街。 地名的更改还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为了表示新政权和旧政权的不同,或者是出于某种政治心态。 王莽篡位之后,将西汉82个郡名变更了62个,都城“长安”改为“常安”; 日本侵略北平,将“东厂胡同”改为“东昌胡同”; 辛亥革命后,北京地名中的“皇”都改成了“黄”。 辛亥革命之后,北京还出现了反映新政治文化的心地名,三民胡同,民权胡同,民生胡同,建国胡同。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重返南京,改地名,将“中正”、“林森”、“复兴”、“建国”引入地名。 49年建国以后,将蒋介石所取的地名更换,“中正东路”——“延安东路”。 文革中,北京更换地名约有三种方式: 1.用革命口号或革命词语为地名; 锣鼓巷——赞军巷 台基厂——永革路 东扬威胡同——反修胡同 八宝楼胡同——灭资胡同 东交民巷——反帝路 2.采用带“红”字的地名 长安大街——东方红路 东四北大街—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