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16张ppt).ppt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16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 (共16张ppt)

* 第十四课 明朝的统治 导入新课 电视荧屏上的《朱元璋》再现了一个封建君王从放牛娃到行脚僧,从义军马夫到万军将领,从乞丐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又悲壮的历程。那么历史上的朱元璋是如何建立明朝的?又是如何在政治上、思想上加强君主集权的? 教材分析 1、明朝的建立 2、朱元璋强化皇权(重、难点) 3、科举考试的变化(重、难点) 4、经济的发展 一、明朝的建立 请同学们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府 (明太祖) (今南京)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明朝疆域图 元末长期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明朝建立之初,“土地荒芜”、“居民鲜少”,政局不稳,人心浮动,面对严峻形势,朱元璋充分意识到了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皇权集中的重要性,并着手进行改革。 1、明太祖为什么要改革官制,强化皇权?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小组合作探究】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朱元璋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能够专政,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朱元璋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五军都督府。 2、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强化皇权?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封诸王。 中央 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 按察使司(掌司法) 都指挥使司(掌军务) 兵 刑 工 (直接向皇帝负责) (掌管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 户 礼 皇帝 吏 问题思考 想一想: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防止了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 (3)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 发展:明成祖成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目的:监视官民 锦衣卫印 特务统治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集中的突出表现。 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3)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材料研读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为告诫后代,不得设立丞相。目的是防止朝臣专权,以加强皇权,巩固统治,保证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 科举制始创于 何时?是如何 完善的? 到明朝时又 有什么变化?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始创于隋朝,经唐朝发展,在宋朝鼎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