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旧城灾后重建及棚户区改造项目A地块2#楼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天全县旧城灾后重建及棚户区改造项目A地块2#楼高支模施工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2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第二章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3一、模板支撑架设置3二、施工准备5三、支模架搭设操作工艺5四、模板安装要求6五、支模架验收8六、支模架拆除8七、混凝土施工10八、质量保证措施11九、安全保证措施12十、应急救援预案14第三章 计算书15一、墙模板计算书15二、柱模板计算书21三、梁模板计算书28四、梁侧模计算书38五、板模板计算书45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编制依据1、本施工方案根据现有的结施图及构件布置情况进行编制;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5、《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04-2002)2011版;6、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二、工程概况2.1、建筑规模 天全县旧城灾后重建及棚户区改造项目(A地块)2#楼为综合楼,无地下室,基础埋深5.6m,地上15层,其中1~3层为数码城,一层层高5.1m,二、三层层高4.5m,4~15层为酒店,其中四~十一层层高3.3m,十二层~十五层层高4.8m,本工程建筑面积12280.42㎡,建筑总高度59.8m,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基础形式为筏板、独立柱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2.2、结构形式本工程主楼区域采用小型筏板基础,副楼区域采用独立基础,无抗水板,基础埋深约4~5m,主体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3、支模架搭设高度2#楼一层原设计有结构板,且无地下室,造成2#楼一层结构板下土方回填困难,为保证后期2#楼室外总平施工质量,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施工现场采用将一层结构板后浇、一层结构梁均进行降标高处理,将所有结构梁顶标高降至原设计结构板底,待基础部分土方按要求回填后,采用类似“刚性地平”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一层结构板,在施工过程中一层实际为架空层,二层结构支模架高度达到9.95m,按照建质[2009]87号文《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特编制本施工方案。2.4、构件截面特性柱:500×500、600×600、650×700、700×700、900×900、异形柱梁:200×400、200×450、200×500、250×500、250×650、250×700、300×500、300×700、350×800;板厚:100、120、130;墙厚:200、250、300;本工程梁截面尺寸规格过多,故只对最大截面梁350×800、最大截面柱900×900,最大板厚130,及300厚剪力墙模板支撑进行计算复核。第二章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一、模板支撑架设置1.1、模板及支架搭设模板支撑架采用扣件式落地钢管支撑架,根据与建设单位的达成的共同约定,该工程混凝土墙、柱、梁、板面达到抹灰工程中对平整度的要求,可不进行抹灰,但抹灰费用照算,作为结构达到平整度的措施费用。为达到以上效果,本工程模板采用15mm厚新型木塑模板,木枋采用50×100木枋,钢管采用48×3.0钢管。1.2、模板搭设参数1.2.1楼板底模:采用满堂钢管架作支撑,上铺50×100木枋,木枋间距250mm;满堂支模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1000×1000mm,纵横向水平杆拉通设置,步高1800mm,扫地杆须按要求纵横向拉通设置。1.2.2梁模板:当梁高小于500时,梁底木枋次楞(小梁)顺梁方向摆放,间距为100,梁侧模木枋沿梁方向水平摆放,间距为200,主梁钢管间距为600,梁底采用铸铁火勾进行加固;当梁高500~700,梁底木枋次楞(小梁)顺梁方向摆放,间距为100,梁侧模木枋沿梁方向水平摆放,间距为200,主梁钢管间距为600,对拉螺杆设置一道,拉杆距离梁底模250;当梁高大于等于700,梁底木枋次楞(小梁)顺梁方向摆放,间距为50,梁侧模木枋沿梁方向水平摆放,小梁均匀设置4根,主楞钢管间距为600,对拉螺杆设置两道,第一道距离梁底模200,第二道距离梁底模600;结构梁支模架,沿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000,结构梁两侧立杆间距1000。梁宽大于300时,梁中间加设一根立柱。支撑步距为1800,并与周围架体连接成一个整体。对拉螺杆规格为φ=14mm。1.2.3柱模板:柱箍立档用50×100木枋,间距为200。横档用φ48×3.0mm钢管,间距500。当柱截面为600~800时,加设φ=14 mm对拉螺杆一道,当柱截面大于800时,加设φ=14 mm对拉螺杆两道。柱侧模预设门子板,以保证砼入模高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柱模板在柱脚和柱顶各200处,各设一道φ12“井”字形定位筋,点焊固定竖向筋位置,以防柱偏移,并保证模板定位和控制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