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课件
动脑筋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活动与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 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的文明太后的教育,对于他积极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没有充分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反对汉化,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自从北方地区进入十六国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技术上和生活习俗上日益接近,各民族间的差距日益缩小,民族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zx..xk 《本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 从《本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很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机旁织布劳动。 《本兰辞》的最后,借“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表现鲜卑女子敢与男子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 * *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方的统一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影响: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生产技术、生活习俗) 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 499年,他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 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 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 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瞻, 好为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 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zxxk 孝文帝 迁都洛阳 原因 影响 北魏定都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满 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 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z.xxk 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孝文帝 改革 措施 政治制度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社会生活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官员及家属穿戴汉族服饰 改汉姓鼓励与汉族通婚 思想文化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 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作用 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分裂的时期,你能将魏、蜀、吴、十六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等对号入座,填入下面的图表中吗?Zx.xk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 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Zxx.k 返 回 返 回 鲜卑姓 拓 跋 丘墓陵 步六狐 汉 姓 元 穆 陆 鲜卑姓 贺 赖 独 孤 贺 楼 汉 姓 贺 刘 楼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北朝的更替 北魏 北齐 东魏 西魏 北周 平城 东汉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隋 宋 齐 梁 陈 南朝 北朝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2.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3.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果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后练习 5.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主要内容:①迁都洛阳 ②改用汉语 ③改穿汉服 ④改姓汉姓 ⑤与汉族联姻 ⑥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⑦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改革措施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名校联盟]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二)》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 苏教版九年级政治 发展人民民主2.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南通市唐闸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16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ppt
- [名校联盟]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汇侨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课件3.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17 君主集权的强化.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15 明朝君权的加强.ppt
- [名校联盟]广东省珠海市金海岸中学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01.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华夏之祖》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历史《三国鼎立》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化》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课件.ppt
- [名校联盟]江西省吉安县油田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