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结构分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产业结构分析目录1. 产业结构现状简介山西以大部分位于太行山之西,吕梁山和黄河以东而得名。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山西的产业结构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重型工业结构。2012年山西省生产总值为12112.8亿元,增长10.1%,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7.9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7009.1亿元,增长10.9%;第三产业增加值4405.9亿元,增长9.5%。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山西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挖个洞就可以采煤;山西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围起墙就可以收费。”煤炭资源型城市在山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开采了巨大的能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加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相继出现了资源渐趋枯竭、开采成本上升、支柱产业单一、产品初级化、接替产业发展滞后、失业人员增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影响着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不仅成为全省的共识,而且也是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万元)年份地区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64878610027677002755660018461800200760244500311970034544900225799002008731540003135800424236002759460020097358310047759003993800028869200201092008600554480052340000341238002011111001800641410065778400388093002012121128100697880070090500440588001978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为87.99亿。到2012年已经增长近138倍。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8.20亿,第二产业为51.47亿,第三产业为18.32亿元。地区总产值构成(单位:%)1958年大炼钢后山西省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二者比重为34.6::37.1,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1978年,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20.7%第二产业58.5%第三产业20.8%。第三产业比重在1985年第一次超过第一产业,自此第一产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单位:%)与国家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第一产业的发展比较落后,只占到总产值的不足6%,而第二产业一支独大,占到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2011年甚至达到了59.3%;第三产业发展失衡。山西省就业结构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劳动人数所占比例大,但是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劳动人数2006年以后变动不大。第三产业劳动人数逐年增高。2. 产业结构分析2.1产业结构变化率其中 越小,说明产业结构变化率越小;反之则越大。年份产业结构变化率20070.016 20080.018 20090.074 20100.032 20110.067 20120.028 2012(累计)0.00475从右表中我们看到,山西省在2006到2012年间,产业结构变化率为0.475%,而通过对全国2006到2011年该指标的计算,产业结构变化率为0.968%,说明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产业结构分析2.2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其中 为各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y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多样化程度越高,反之就越低。年份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国家)20062.15 2.44 20072.12 2.43 20082.08 2.42 20092.21 2.42 20102.08 2.41 20112.10 2.41 20122.13 2.3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其中分子表示第i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分母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 。它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等于零则表明二者均衡。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6-0.86 1.12 0.17 2007-0.87 1.18 0.11 2008-0.89 1.20 0.11 2009-0.83 1.06 0.13 2010-0.84 1.17 0.09 从三次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动趋势看,2006年至2009年山西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呈现负偏离且绝对值较大,表明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呈正偏离且有逐年提高趋势,产值比重远远高于就业比重;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值且绝对值较小,总体上更趋向零值,并有逐年下降趋势。一般来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偏离度应逐步降低,而上述趋势表明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