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需要找到问题“动感地带”.docVIP

有效提问,需要找到问题“动感地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效提问,需要找到问题“动感地带”

有效提问,需要找到问题的“动感地带”   [摘要]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两种现象不容忽视,一是热闹异常的课堂,二是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师的问题设计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语文课堂问题,成为课堂是否有效的核心、关键问题,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处、矛盾处、紧要处、生成处等问题的“动感地带”进行设计,才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绩效。   [关键词]有效;提问;问题      走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有两种现象不容忽视,一是热闹异常的课堂,二是沉闷压抑的课堂。教师的问题设计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因素:过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课堂上容易沉闷,或者是无法控制的活跃; 过于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目标指向不明的问题,带来的是学生的茫然。怎样使问题更有效呢?这就必须要找到问题的“动感地带”。 我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与大家作如下探讨:   一、关键处设问   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或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关键的内容往往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节《音乐巨人贝多芬》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就巧妙地运用了关键处的主问题设计:   师:贝多芬为什么被称为巨人? 请从课文中寻找根据。   (学生细细研读后,师生作了如下交流)   生1:对音乐的热爱。   生2:外貌描写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如文中写他“两肩极宽……有力的大手……”   生3:……   这个问题如平静水面上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将整节课的学习引向深入,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   在文章的疑点、关键处提问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记得在教授鲁迅先生的《雪》时,文章的最后一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为什么说北方的雪是“雨的精魂”呢?这是全文理解的一个难点,以此作为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   每堂教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读中的迷惑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或以一个大问题领起诸多小问题,或按教读顺序层层设问。问题提得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文章的关键处提问,就能恰到好处地起到这一作用。   二、矛盾处提问   对于语句上、内容上自相矛盾的地方,对同一个问题的两种对立意见,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许多课文中就有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出矛盾的对立点,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于漪老师曾说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所以,在学习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此处入手,将理解引向深入。如在一节《阿长与〈山海经〉》的观摩课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学生提出了两种意见: 一是阿长是个值得尊敬的人;二是阿长很卑微,没有写的必要。在学生简短的辩论后,老师机智地让学生再读原文,从文中找根据。因为有两种不同意见存在,学生读得格外认真细致,文本解读的深刻而准确,后面的课自然上得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还记得鲁迅的《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教学时我这样设问:“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这是理解文章的一个最佳切入点。学生对此极感兴趣,在热烈的讨论后,做出了如下回答:“大约” 表示当时无人关心孔乙己的生活,再也没有得到有关他的确切消息,所以只能是一种猜测;而说“的确”是因为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已被打断了腿,失去了生存能力,又无人相助,所以只能是死路一条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揭示了孔乙己的悲惨人生和封建科举制的罪恶。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只要利用得当,多数能够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是为师者需精心预设的。   三、紧要处追问   在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原有问题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只要时机恰当,问题的目标适中,就能够步步向前,层层深入,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好学习内容。在我听几位上公开课的老师的课上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教学内容的学习相对深入。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这里面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谁在“叹惋”?   生1:我认为是桃源人。   师:请说说理由。   生1:因为根据文章所提供的情境,渔人为桃源人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外面的见闻后,生活在安定中的桃源人一听说外面如此动荡不安,心理上难以接受,所以叹惋。   生2:我认为是渔人和桃源人皆叹惋。   师:你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