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旅游开发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旅游开发探索

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旅游开发探索 一、绪 论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研究背景 在国内,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开采,118个资源型城市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单一的经济模式、缓慢经济增长速度,恶劣的生态环境等。要想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就应从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出发,为该城市在资源枯竭的同时,找到一条长期、有效增长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发展替代型产业——旅游业,已被资源枯竭型城市视为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实现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资源型城市进行旅游开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从1995年开始,焦作市就开始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探索,确定了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的新模式,实践证明其实现了成功转型。焦作市的成功转型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经验,也给其他资源型社会提供了一些转型的启示。 2、研究意义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资源型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从而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非常有必要提上议程。此本文我将通过对焦作市资源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进行研究,一方面了解资源的枯竭对当地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同时了解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通过对别的国家转型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希望能对促进转型起到一定的作用,推动焦作可持续发展,希望这项研究成果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资源型城市萌芽于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农业、手工业社会阶段,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出现。近代意义上的资源型城市起源于18世纪中叶的英格兰中部地区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完成了近代工业农业,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此期间,很大一部分城市的性质等同于资源型城市,因其主导产业的生产主要是以矿物产品处理和采矿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完全符合资源型城市的条件。 20世纪初,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城市工业化日趋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由于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所以对能源的需求量、开采量迅速猛增,一时间能源开采规模大幅扩大,开采质量、开采环境随着自愿的减少而明显降低、恶化,导致资源枯竭主导产业消失,老的工业结构面临调整。资源面临严重枯竭的国家,都应积极调整旧的产业结构,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包括根据自身城市资源优势产业研发新的技术,让新产业的发展更具前瞻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国家的资源型城市在新的产业结构发展带动下,已形成多项产业齐头并进、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改造优势相当明显。相比之下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其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也是最近几十年才提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其经验和技术明显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型城市的数量比例仍然居多。 工业遗产旅游是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旅游业的开端。从有关“工业考古学”的问题,延伸至工业遗产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进而引起了人们对工业遗产如何进行管理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工业遗产价值的再发掘以及跟其有关的旅游开发研究被提上议程,这是西方工业遗产旅游研究的轨迹(李林、魏卫,2005).工业遗产旅游始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开展,并逐渐向其他西方国家蔓延。80年代后,欧美和日本等地陆续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工业遗产保护并进行旅游开发探索。工业遗产旅游比较成功的范例如英国的铁桥峡谷、德国鲁尔区、日本夕张煤矿等。 对工业遗产旅游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如Alfrey JPutnam T在《遗产:关注.保护.管理》系列从书中的《工业遗产,管理资源利用》中对工业遗产的管理和利用进行论述;Am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在1996年的遗产旅游专集中工业遗产旅游部分对矿场和采石场的进行了分析:Hospers(2002)对工业遗产旅游的属性及意义进行了研究;Cloe(2004)对矿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探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其他形式(包括旅游),国外这样的研究案例并不多见,如德国海关联盟在废弃的煤矸石山的基础上,改造成了滑雪场;此外,英国温室内的展览馆是在废弃的黏土炕基础上修建的;英格兰利物浦在认清其港口优势的基础上,进而成功完成了度假海滨游的开发,最后成为了全面性的、先进的商业、贸易中心和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无烟城市。 2、国内研究现状 计划经济制度下形成的资源型城市,多数已达上百年之久,在此期间,不停地对资源开采、掠夺,使支撑城市生存的主导产业进入严重下滑,甚至枯竭阶段,替代性的新产业发展还不成熟,受市场发展动向的负面影响较大,最终导致资源型城市面临生死攸关的选择。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在关注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特殊情况的同时,立足于我国经济、技术的现实情况,在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改变产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