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单件生产及成批生产规划
* 工艺过程设计 主要考虑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一般遵循先面后孔、先基准后其它、先粗后精的原则。加工中心在一次装夹中,尽可能完成所有能够加工表面的加工。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孔系加工,要特别注意安排孔的加工顺序。 * 零件的装夹 (1)定位基准的选择 (2)零件的夹紧、变形等问题 (3)夹具的选用(不仅装夹,考虑定位基准) 刀具的选择 1)良好的切削性能 2)较高的刀具精度 3)配备完善的工具系统 * (3)成组生产单元——(多品种批量生产的规划) 在一个生产单元内,配备某些不同类型的加工设备,完成一组或几组零件的全部加工任务,且加工顺序在组内可以灵活安排,成组生产单元符合对象原则。 原理:识别和利用事物的相似性 比如:轴类、盘类、套类、齿轮类、杠杆类族等 轴零件族 虚拟零件 √ * 成组技术应用的可能性? 德国阿享工业大学奥匹兹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于 1960 ~1961 对在机床、发动机、矿山机械、轧钢设备、仪器仪表、纺织机械、水力机械和军工机械等 26 个不同性质的企业中选取了 45000种零件。 (1)A 类:复杂件或特殊件(5 % ~ 10 %) 如机床床身、主轴箱、飞机、机车中的大件 (2)B 类:相似件。(70 %) 如各种轴、套、法兰、齿轮、支座等 (3)C 类:标准件和简单件(20 ~ 25 %) 如螺钉、螺帽、垫圈等。 零件种类 平均出现率 % 出现率的分布范围% 轴 22.9 21.4 ~24.5 法兰 9.1 8.4 ~10.5 轴套 25.2 22.6 ~29.6 齿轮 11.8 4.3 ~17.0 其他回转体零件 2.5 1.1 ~4.9 平板类零件 9.5 7.9 ~12.5 杠杆类零件 3.5 2.3 ~5.3 不规则形状零件 2.5 0.9 ~3.4 箱体类零件 2.2 1.3 ~2.9 其他(多数为不加工件) 10.8 6.0 ~15.6 另一统计数据 机床(车床、钻床、磨床、卧式镗床) 若干机床制造企业的产品零件的统计分析 各类零件在产品中出现率很接近 * 按照零部件的相似性进行分组 确定零部件组的主要物料流动类型,以此作为工艺规划调整的基础。 将机器和工艺分组,组成不同的工作单元。对于无法分组的部件和设备都放在“剩余单元”中。 成组生产技术规划的步骤 分 类 后 的 零 件 组 磨床 (M) 钻床 (D) 碾床 (G) 装 配 线 车床 (L) 热处理 (HT) 切削 (GC) B A C D 工艺流程基础布置图 * 根据零部件组加工要求重新布置机器将它们分成工作单元 分 类 后 的 零 件 组 后 续 流 程 1号工作单元 M D HT G 2号工作单元 M D GC 3号工作单元 L M HT D GC 4号工作单元 L M G HT B A C D M-磨床; D-钻床; G-碾床; L-车床; HT-热处理 ;GC-切削 * (4)厂标件生产单元 自制(外协):厂标件 * 4.1.3 单件、小批生产的平面规划 (1)平面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满足生产的需求,留有发展空间 ②设备布置遵循物料运输量比较法 ③多留在制品存放空间 ④预留运输工具通道 * (2)规划的步骤 ①编制工艺规程及计算工时定额、总工时定额确定所需设备数量。课程设计 ②布置各车间的排列顺序与位置 ③根据制品的加工特点,以相应的容积率征用土地 ④厂址选择、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内部协调、工厂的立面布置 * 车工段车间 钻工段车间 铣工段车间 检验组 原材料 半成品库 磨工段车间 磨工段车间 平面布置示意图 * 生产工序的时间组织 筹划零件在各道工序间的移动方式,包括劳动对象在车间之间、工段(小组)之间、工作地之间的运动 原则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节奏性,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 4.1.4单件、小批生产的时间组织 Q:与流水线相比,单件、小批生产的时间组织,哪个更加复杂?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1 2 3 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 * 例:某零件的加工批量为4件,需要经过4道工序的加工,各工序的加工时间为,t1=10min;t2=5min;t3=15min;t4=10min;在计算加工周期时均未计入工序间的运输、检验等时间。 (1)顺序移动 定义:指一批零件在全部工件加工完毕之后,才能整批地转入下一道工序(连续不平行)。 顺序移动方式示意图 工序 时间 0 40 80 120 160 T顺 4×10=40 4×5=20 4×15=60 4×10=40 优点? 缺点? 加工周期? t1=10min;t2=5min;t3=15min;t4=10min * (2)平行移动方式 定义:每一个零件在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毕之后,立即转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第一段平行投档分数线.xls VIP
- docker面试常见问题.docx VIP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pdf VIP
- 具身智能的基础知识(68页).pptx VIP
- SMT贴片机基础培训 (西门子).pptx VIP
- 游戏资料:哥特王朝救世军完全任务攻略.docx VIP
- 生理学之消化和吸收.ppt VIP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科版(2017).doc VIP
- 专题03有理数的运算8大题型(期中真题汇编,湖北专用)七年级数学上学期人教版2024【附答案】.pdf
- 第七章 软饮料工艺ppt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