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教学课件苏教版
* 2012年蜗牛的奖杯课件下载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14春北京版语文二下雨后课件2016北师大二下一件好事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两周通复习四在光的世界里二课件新版)教科版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头部的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 纯净的 露水 接连不断 的蝉鸣声 凭借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合作探究 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 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 )? 3、饮清露是什么意思? 4、饮清露象征着什么? 五言绝句,托物言志的咏蝉诗 帽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帽带。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 的露水,其实蝉是靠刺吸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哪里可能只是喝露水。 象征人的品格高洁,表面看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5、次句“流响出疏桐”总体看写 的是( )? 6、流响状写什么? 7、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桐中传出来的呢? 8、此句有什么作用? 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 的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在上两句基础上引发诗的议论蝉声的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别有会心 的强调什么? 总写了蝉鸣声 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 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 状写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是对蝉声远传的生动的描写,引发三、四两句的思考分析 强调了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10、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是什么真理? 11、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 、 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清人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 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赏析: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写作手法: 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 比兴、托物言志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比方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盛唐现实主义大诗人。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因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人们称为“诗史”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被人们誉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内容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 雁 杜甫 ★理解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活动二:再读诗歌 体会情感 ★诗人借孤雁要表达什么感情? 写作背景: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课件同步练习二湘教版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人教版_7.ppt
- 七年级思品下册课件教科版第九课少年的权利.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作业课件第八章综合训练(四)二元一次方程组.ppt
-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课件教科版.ppt
- 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二课件新版)北师大版_1.ppt
-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新人教版_1.ppt
- 七年级科学下册太阳与地球第课时课件浙教版图文.ppt
- 七年级科学上册物质的密度课件浙教版.ppt
-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作业课件本第三章第节二力平衡的条件.ppt
最近下载
-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三大地类对应.docx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量表.docx VIP
- 围术期感染防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B-T 21109.1-2022 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 第1部分:框架、定义、系统、硬件和应用编程要求.pdf VIP
- DLT 5219-2023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pdf VIP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件(共45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科学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同步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2.4 第二单元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1)(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6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招聘13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颈椎间盘突出--中医病历模板.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