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形成原因.docVIP

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形成原因.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形成原因.doc

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形成原因   亨利·雷马克于 1961 年第一次以定义的方式将跨学科研究视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两大主题之一。以韦勒克、韦斯坦因等为代表的比较文学界在定义提出之时对其进行了猛烈攻击,使跨学科研究思想一度成为学界禁区。然而,随之而来如火如荼的跨学科研究实践却无不印证着雷马克跨学科整体思想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必然性何在? 正如他自己所言,“有些事情并非按照人们预期那样地发生了,然而,事后想想总能发现它的前因与后果。”循着这种思路,本文拟探寻雷马克比较文学跨学科思想的形成原因。   一 雷马克早期经历中的整体性元素   雷马克 1925 年在一所法国人在柏林办的学校中开始上中学,在那里,他学习了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全面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这样回忆他的中学教育,“对我最初的比较思想产生影响的第二个、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我阴错阳差所接受的中学教育。”那里的教师很多都曾在法国生活过,这种国际视域对年轻的雷马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可贵的是他们中有很多人都秉承洪堡特的教育传统,并将这种传统延续到中学,而洪堡特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学不应等同于职业培训学校或专科学校,而应该是一个纯科学性的、不带任何具体目的的一般教育机构”。在这种尤为重视全面发展人文知识的学校里,雷马克先后学习了 9 年法语、7 年历史与地理、6 年拉丁语,以及 4 年希腊语等,这些经历对比较学者是弥足珍贵的。作为一名在这种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年轻移民,在踏入美国之后就立刻发现了他从所受的中学教育中受益匪浅,这点在他最早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可以清楚看到。他认为就学习内容而言,欧洲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与美国一般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具体而言,欧洲学生在中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完整的文化知识,进入大学就可以进行专业学习; 而美国学生大学里所学的内容他们在中学就已经掌握了。除雷马克所在中学教师的构成和观念对其比较思想产生的影响之外,他同学的构成也让他在中学时代就生活在一个需要时时面临比较的环境。同学中不乏德国以及其他国家外交官的子女、大使馆门卫的孩子、贵族的公子、犹太小孩、苏联移民的后代等。学校甚至为这样的事情而引以为荣: 培养出优秀的胡格诺派教徒,其参加普鲁士军队,并在普法战争中成为常胜将军! 于此,雷马克在 80 岁生日时还念念不忘,“1934 年,我毕业于法国文理中学,我所做成的很多事情都要归功于它,它使我将胡格诺派和普鲁士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而不单单是缩小它们的距离,在这一方面我更是尤为感激”,正是这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雷马克日后广阔的学术视野,尤其是为其跨学科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需要补充的是,雷马克的跨学科研究思想中的第一层次,即文学与其他艺术关系研究的“国际远祖”可以追溯到法国的狄德罗,学界普遍认为他是第一位强调必须客观公正地对艺术进行对照和研究的学者,他所着的《关于聋哑人的信》就是最早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着作。第二层次的比较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的最近一次国际声援也来自法国,1956 年,法国第一次比较文学大会在波尔多举行,在此次会议上,蒙特阿诺( B· Munteano) 提出,文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研究应归到总体文学,可是在雷马克看来,“总体文学”是一个尚需界定的概念,于是“我们希望尽可能避免使用总体文学这个术语。至少在目前,这个术语的意义太不明确了”。这里的“不明确”性反映了美法两国学者对比较文学认识的不同,不过作为一个研究的问题,法国学者也已经将其提出,就待学界如何对其定位了。在这种情形下,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呼之欲出的元素,雷马克则是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在合适的机遇下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任务之一纳入比较文学概念中的学者。   二 德国传统文学研究中的整体性元素   德国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传统也成为雷马克跨学科整体思想的深远背景。德国跨学科整体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赫尔德,他率先打破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三一律”,提出要认识一部作品,就必须要对产生此作品的民族、历史、语言与精神等方面有所了解,他曾经举的一个经典例子便是人们只有通过生出果子的树木才能认识果子,此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思维彻底打破了就文学研究文学的传统研究模式,这从他 1807 年将出版于 10 年前的《民歌》在再版时更名为《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就可以体现出来。赫尔德之后,另一位从整体性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是弗·施莱格尔,其在《关于希腊诗歌研究》中认为现代诗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如果将其从整体中分离开来当做独立个体,就很难理解和解释它们。虽然施莱格尔在当时没有明确提出比较文学概念并进行论证,可这些只言片语却无不透露出闪光的比较文学思想,由此,重新整理那些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比较文学之名,却在从事着比较文学研究之实的德国比较文学启蒙者们的点滴之言,无疑能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